2012年07月24日 来源:贵港日报 作者:洪星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眼下正是西瓜收获上市时节。覃塘区五里镇垌心村垌心屯的李祚灵种植的100多亩蜜糖西瓜,亩产达1万多斤,每斤1.5元。“丰收的成果与区、镇农技人员的培训指导密不可分。”李祚灵喜形于色地说。这是覃塘区农业局实施“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取得显着成效的一个缩影。

  该局结合自身特点,实实在在地吃透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局领导紧紧围绕市、区的中心工作和自身业务工作,把劲用在实施“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上,把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到每个干部职工身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变“懒、散、庸”现象,全区农业系统出现了崭新的气象。

  “自由人”变成骨干力量。该区农业系统现有干部职工140多人,其中局机关和二层单位30多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110多人。近年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部分职工以各种借口长期不上班,领国家工资,做自己的生意,群众讽刺他们是“自由人”。针对这些问题,该局以铁手腕整治“懒、散”现象,目前全区140多名干部职工全部按要求回到单位上班,按照单位工作安排自觉开展业务工作,有的成了农业科研业务骨干。五里镇农服中心主任黄伟庭带领干部职工专心钻研西瓜嫁接技术和农作物套种技术取得成功,并将这些技术无偿地传授给当地群众。今年,该镇西瓜种植面积25000多亩,比去年增加了10000多亩,亩最高产达10000多斤,亩收入10000多元。今年,黄伟庭被评为广西优秀科技特派员、覃塘区优秀共产党员。据统计,今年以来,覃塘区农业系统有1个单位、29人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虚干变实干,干出新局面。目前,该区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全部参与科研项目工作或其它农业技术指导工作。该局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种子站、推广站分别建立有水稻、玉米、甘蔗、蔬菜等10个科研实验基地,10个乡镇的农服中心也都分别建有测土配方田间科研实验基地,有的乡镇还根据各自特点建立科研实验基地,如五里镇建立了蘑菇高产优质实验基地,三里镇建立甜玉米高产示范基地,石卡镇建立甘蔗高产种植示范基地,全区建立各类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20多个。樟木乡是典型的旱区,该区农业局领导在该乡良古村、罗紫村、六旺村等分别建立4个水稻和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7月初,经自治区、市两级农业专家测产验收,基地最高亩产达1316斤,比目标计划高116斤,比往年传统种植高出700多斤。正因为农业技术人员的实干精神,把一批农作物做强做大。去冬今春全区蘑菇种植面积增加到600多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0多万平方米;超级水稻年种植面积30多万亩,比去年增10多万亩;优质玉米14.5万亩,比去年增加6万亩;桑树种植面积3万多亩,比去年增5000亩;富伟茶业、覃塘莲藕被评为自治区优质农产品。

  项目由少变多,由小变大。项目是农业跨越发展的载体。为此,该局领导把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向国家农业部、自治区农业厅争取项目。今年3月,区长陈锦秀、副区长杨燕忠率局领导到自治区农业厅汇报工作,得到了大力支持,今年上半年,该区获得了11个农业科研项目,项目资金156万元,分别比去年多10个项目和146万元。该局还鼓励支持经济能人发展农业项目,目前已有7个经济能人投资3000多万元发展“菜篮子工程”和其它农业项目。同时,招大引强,引进了浙江老板投资1亿多元,建设“菜篮子”配送中心,投资两亿多元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目前这两个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