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6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土地流转后,不但每年有租金收,还能挣工资,比单种地划算得多。”在广西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成均镇大岭村,正在田里忙碌的王艺告诉记者。

  王艺今年50多岁,家中两个女儿正在读大学,家里经济压力较大。“种地收入一年下来最多也只有2000多元,根本供不起孩子读书。”

  2009年,村里引进农业休闲观光园项目,给予的条件是每亩地每年除了能得到800斤稻谷,还可到观光园打工。王艺将家里3亩地全部租了出去。她现在每天的工资为40多元,一年下来能挣1万多元。

  记者近日在这个农业休闲观光园里看到,里面划分为蔬菜区、香蕉区、甘蔗区等,成片的苦瓜、葡萄长势喜人。负责人唐朝说,观光园占地约1500亩,未来规模将达到3000亩,“一旦建成运营,可吸纳周围300多名劳动力来这里上班。”

  除了企业承包经营土地,不少种植大户也参与到“抢地”中来。在福绵镇福绵村的中亿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眼下葡萄已开始挂果。合作社法人代表胡义东说,为产生更多效益,基地开始尝试种植多元化。“我们调查得知,每亩葡萄的年产值可达3万元左右,除去成本能净赚1万多元,但葡萄种植对技术要求高,且投资量大。”合作社先期尝试的160亩葡萄种植获得初步成功,这让胡义东信心倍增,“今后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目前福绵管理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近11万亩,占到土地承包经营权面积的46%。福绵管理区工委书记莫汉成介绍,全区千亩以上流转示范点有12个,整村土地流转6个,以专业大户、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集中连片租赁为主,其中租赁达百亩以上的专业大户有250多户,合作社和企业有50多家。

  福绵管理区农业局办公室主任蒋拥发介绍,福绵区以数千家服装加工企业扎堆云集而闻名,是全国最大的牛仔裤生产基地和广西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他分析,当地众多的中小企业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力,随着耕地种植对人们吸引力的降低,土地才得以大面积流转。

  莫汉成说,为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福绵管理区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流转的实施意见》,杜绝农村丢耕撂荒现象。同时,为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和承租方的利益,当地还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协调好土地出让方和承让方的关系。

  

xin_44306092620270152311822.jpg

  “这就是余毅、赵子思两位老板租种的瓜果蔬菜基地,他们从去年开始就租种了这些地,现在每天都有5—8吨的新鲜蔬菜供应市场。”近日下午,容县六王镇古泉村的村干部指着一片约60亩的蔬菜基地热情地介绍,近年来村里不少农民靠出租土地给老板种菜,纷纷走上了致富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ZT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