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蒋予昕 通讯员/秦培 蒋光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跟着产业走,产销不用愁;跟着支部干,农民有钱赚。”眼下,正值灵川县大圩镇秦岸村委1万多亩提子成熟的关键时期,正在自家提子园里忙活的村民秦建斌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去年跟着‘提子’支部种提子,仅卖提子一项就收入了4万多元,今后,我就认准 ‘提子’支部了!”

  秦建斌口里的“提子”支部,就是秦岸村委在发展“提子”产业上建立的党支部。近年来,随着种植提子、草莓、油桃、百香果、梨子、蔬菜等农产品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应运而生,灵川县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在基础较好的产业链上,相继建立了20多个产业党支部。

  这些党支部委员、合作社社长大都由“双带”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更强化了服务的功能。如,大圩镇秦岸提子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期,由于只有零散的村民种,品种品质不一,市场价格波动大,销售成为一大难题,有的村民想打“退堂鼓”。在支部带领下,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走上了规模化种植之路,统一规划、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收购包装、统一商标销售,较好地解决了产、供、销问题,被列入桂林市现代(生态)农业建设重点示范园区。预计今年将生产提子1万多吨,产值5000多万元,成为拉动乡村旅游、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在潭下镇黄柏村,由村支书带领党员和种植大户共同成立了柏林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农家课堂”、党员培训阵地,对社员、种植户进行产、供、销技术和业务知识培训,每年举办柑桔培训班10期,培训会员和周边农户2000多人。党组织还在党员中开展“联系一片生产基地,传授一项实用技术,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帮助一户社员致富”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去年该村多渠道筹集资金40多万元,建成了7000多平方米的柑桔交易市场,形成了目前桂北最大的村级农产品集散市场,在果品销售旺季,每天交易量达200吨。

  在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遍布灵川县的农业产业合作社与农户抱团闯市场,涌现出大圩千亩草莓、潭九公路沿线万亩柑桔、海洋万亩优质桃、青狮潭万亩百香果、潮田万亩优质梨等多个特色经济产业,延伸了该县农业产业链,产生了“成立一个、影响一片、致富一方”的辐射效应。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