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5日 来源:桂林晚报 作者:徐莹波 通讯员伍碧飞 谢富明 李芳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县委书记彭代元(中)在五通镇西山村委新寨村调研。

  

  县长陈立华(右一)深入南边山大江水库调研建设情况

  

  ▲百亿福达现场会

  

  ▲临桂农民以“公司十农户”形式饲养的温氏鸡

  

  ▲临桂县城居民区

  

  “洁净临桂”的开展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临桂兴业

  

  经过“洁净临桂”整治后的临桂汽车站

    临桂县位于桂林市西部,物产资源丰富,有“桂都首邑”之称。面积2202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素有“状元之乡、将军之乡、冠军之乡”之荣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临桂新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历史机遇,以打造“实力临桂、魅力临桂、活力临桂、人文临桂、和谐临桂”和争创全国经济百强县为目标,以推动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国际化、城市生态化、城乡洁净化为抓手,大力弘扬“崇文厚德、开放包容、团结拼搏、敢为人先”的临桂精神,群策群力,克难攻坚,奋力争先,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临桂县先后多次荣获全区科学发展“十佳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等荣誉,经济实力由全区中等发展水平跻身全区先进行列。今年该县确定了打造“五个临桂”和努力争创全国经济百强县的奋斗目标。今年9月份,临桂等25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广西培育发展经济强县首批重点县,临桂县排位第一。在今年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临桂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今年1-9月,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45亿元,同比增长1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同比增长35.6%;组织财政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2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8.7%。

  工业新型化,龙头企业舞动大旗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发展战略的实施,临桂新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加快推进,为临桂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临桂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厚积薄发,保持了高位增长的势头,为临桂新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经济要发展,招商要先行。近年来,临桂县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通过“以商引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和参加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桂林临桂2011国际湿地文化节经贸洽谈会等方式,加大招商力度。2011年全年引进新开工项目26个,合同投资总额79.26亿元,实际区外到位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6.57%和121.2%。今年1-8月,全县新开工项目35个,合同投资总额120多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是拉动投资的载体,也是撬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近年来,临桂县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城乡风貌建设,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桂林国际电线电缆、华强赛格、宇川光电等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三金药业、汇通药业、天一集团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福达锻造、众阳光能、华力重工、桂冶实业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扬帆远航正当时。临桂县立足本县实际,按照“一区多园”发展思路,以秧塘工业园为龙头,启动临苏高新产业带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培育一批百亿元企业,努力建设五百亿工业园区,积极为市里打造千亿园区、千亿产业作贡献。实施工业强县带动战略,县委、县政府完善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制定出台了《临桂县工业企业“退二进三”搬迁改造管理办法(试行)》,骨干龙头企业不断向集团化发展,中小企业不断向规模化发展。福达集团、娃哈哈食品、祥龙电线电缆等龙头企业扛起发展大旗,福达和娃哈哈两家企业今年1—9月产值合计63.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45.5%。规模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86.66%,拉动GDP增长14.59个百分点。近日,市委书记刘君在百亿福达现场办公会上,要求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投融资、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土地审批等七个方面给予福达公司大力支持,助推福达10万吨精密锻件项目建设和早日成功上市,力争2015年实现“百亿福达”的目标。

  同时,该县进一步整合秧塘、鲁山、乐和、宝山等工业园,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建设,今年1-9月,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7.9亿元,同比增长17%。加快临苏路工业长廊建设,做好临苏路两侧5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规划工作,新征2000亩工业用地,工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启动园区天然气管网、通信管网建设,加快推进通水、通电、通气、通信步伐,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该县还加快科技创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把科技创新工作重点放到改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上来,促进了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如莱茵公司在该县相关部门支持下,自主研发的罗汉果膜分离技术等20多项科技成果分别通过了国家、区、市级技术成果鉴定,其中多项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农业现代化,特色农业各领风骚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临桂县地处南岭南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盛产甘蔗、马蹄、茶叶、木耳、罗汉果等各种农产品,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广西十大畜牧业生产基地”。

  作为农业强县,农业如何转型、如何跨越,如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直是该县县委、县政府潜心思考,努力破解的难题。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县委书记彭代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县坚定不移地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惠农政策,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2510”工程(即发展二大功能区,打造五大产业带,建设十大基地的农业布局)为重点,努力打造“四大农业”(即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礼品农业、观光农业),确保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据统计,今年1-6月,全县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08亿元,增长5.6%。

  做大特色农业。今年,该县在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已形成了飞机坪至会仙16公里无公害水果、蔬菜种植带。继续做大做强规模养殖业,在温氏、桂柳、利源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规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拳头”产业,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60%以上。

  做优精品农业。扩大五通、中庸、宛田万亩优质夏橙基地,打造国家级千亩标准果园中庸夏橙示范基地;扶持瑞克斯旺桂林育种站建设,抓好会仙200个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建设;建设两江、临桂镇100万平方米钢架大棚食用菌基地等。

  做强礼品农业。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自治区着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农产品企业和协会给予奖励,打造临桂农产品地域知名商标和品牌;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

  做活观光农业。以刘三姐茶园、武明生态示范农庄、会仙七里坪桃园等一批农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观光基地,积极发展义江和古桂柳运河沿岸的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带。

  现在,临桂县农业正凝聚着腾飞之势,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变,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新突破、跃上了新台阶,呈现出多元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旅游国际化,第三产业异军突起

  为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临桂县以建设桂林世界旅游城为契机,围绕“历史名人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大型主题公园”三条主线打造旅游精品工程,加快推进一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服务业快速发展,今年1—9月,接待游客67.71万人次,同比增长28.8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120.63%。与此同时,全县餐饮酒店、连锁超市、文化娱乐、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邮政通讯等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

  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南城百货临桂店开业,掀起了临桂商业服务业发展新纪元。

  罗山湖体育休闲产业园启动,世界旅游城加快建设,一个新的世界旅游产业集群区呼之欲出。

  椿记烧鹅、澳门酒家、上岛咖啡等知名餐饮企业落户临桂,金水湾大酒店等一批中高档酒店正式营业。

  在临苏路以北,深圳嘉润茂电子物流项目和桂林赛格电子项目正在规划建设。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在临桂县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现代服务业如搏击的浪花,正全力以赴地向更高目标冲击。

  该县决策层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尽快把服务业做大做强做优,是增强全县的辐射功能、发挥新区经济中心城市作用的内在要求,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临桂发展第三产业首要的就是发展旅游业。”该县相关领导说,近年来桂林市旅游接待人数保持稳步增长,但在桂林停留的时间平均不超过三天,如果能让这些游客中的一部分多停留一天,到临桂来购物、休闲,这将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旅游发展市场。现在,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正为留住更多客人提供了机遇。临桂发展旅游业,就是要创新旅游营销手段,大力发展旅游购物,使临桂新区成为集古今中外旅游元素之大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世界旅游产业集群区、桂林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的新增长极、带动广西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如该县正在建设的罗山湖体育休闲产业园,将以打造桂林除了漓江之外的第二张城市名片为目标,将运动、休闲有机结合起来,以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结构。

  与此同时,临桂县还下大力气大力发展物流业,现正启动建设4个物流园:电子物流园、医药物流园、商贸物流园、汽车物流园。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全面增强临桂经济的竞争力。

  此外,临桂县的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快速增长,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更好地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大大活跃了市场,拉动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城市生态化,新老城区互动发展

  漫步今日的临桂新区,眼前是一片繁忙景象。大剧院、博物馆和图书馆……正在进行内部建设,工人正在对位于休闲广场中央的“中国第一鼓楼”——— 钢结构鼓楼进行漆油。

  为保证临桂新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顺利推进,该县把临桂新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作为全县头号工程,举全县之力,全力推进临桂新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千方百计破解征地、拆迁、拆违、迁坟、安置等瓶颈难题;胆陂、岩塘、大律三组等7个安置点建设有序推进;全力做好项目审批、项目协调服务等工作;深入开展打击恶势力、强揽工程、敲诈勒索、强行阻工的“飓风”行动,确保了新区项目建设高效推进,临桂新区核心区路网的基本框架是“五纵三横三环”,自去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已经颇具规模。继去年经二路、万东路竣工验收后,经一路、经四路也于今年2月竣工验收,10月临桂大道竣工验收,年底还将竣工验收环西路、公园北路。同时,今年底将全面启动第一批8座桥梁建设。中心公园轮廓已初步显现,公园内的河道基本成型,湖心岛建设稳步推进,而贯穿整个临桂新区的大水系,已经完成超过3公里的河道开挖和整治。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县城改造取得新成效,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品位进一步提升,实现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近年来,临桂县先后共投入近8亿元完成了县城“一盘三路”改造和人民路延长线、虎山路延长线、西城路、滨江路、环湖路等10多条城市主干道建设。同时,按照“还地于绿、还绿于景、还景于民”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县城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县城绿地覆盖率从原来的28%提高到35.2%。一批正在实施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县城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有效提升城市品位。

  城乡洁净化,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日前,记者在临桂县城、会仙及六塘等乡镇走访,目之所及,只见车辆有序停放,基本看不到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当地群众说,其实过去的城乡环境脏乱差等行为司空见惯。从“蓬头垢面”到“眉清目秀”,源于今年以来该县开展的“洁净临桂”工程,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的卫生陋习。

  2011年8月,临桂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实力临桂、魅力临桂、活力临桂、人文临桂、和谐临桂,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结合湖南省攸县“城乡同治”先进经验和临桂的实际情况,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的关键,引入“城市客厅”和“农村公园”理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场持久的大规模的“洁净临桂”工程。

  城乡环境的本质,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去年12月以来,临桂县高擎“洁净临桂”工程之手,坚持投入是前提,管理是关键,制度是保证的理念,着力在探索健全领导挂帅机制、社会联动机制、“三子工程”(面子、票子、帽子)、考核奖惩机制、风险抵押金制度、“大宣传、大教化、大规劝”等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计划用2-3年时间,实现在可视范围内“六个无”的目标:无垃圾乱扔乱堆、无车辆乱停乱放、无渣土乱撒乱倒、无摊点乱摆乱卖、无街面乱搭乱盖、无广告乱贴乱画。真正将“洁净临桂”工程办成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和干部的作风工程。

  今年1-8月,县财政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带动社会投入9000多万元,对全县城乡农贸市场、主要街道、巷道等进行分期改造整治,向城乡住户发放垃圾桶16万个,建设168个村级六位一体垃圾处理场和3个大型镇区垃圾处理场;同时,积极创建168个“洁净临桂”示范村,辐射带动全县1680个自然村,实现“洁净临桂”全覆盖。随着“洁净临桂”工程的深入推进,全县城乡面貌月月变,百姓生活幸福指数节节高,基本实现“三个转变”(由政府主导逐步向各自为战转变,由“要我做”逐步向“我要做”转变,由传统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和“三个一样”(县城和乡村一个样、县区和新区一个样、检查和不检查一个样)的目标。在今年全市“城乡清洁工程”和城市管理半年督查考核评分中,临桂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