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讯“今年,我种植甘蔗7亩,政府联系公司保价回收,预计收入2万多元。明年,我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带领其他群众一起种,大家共同增收致富。”日前,南丹县罗富乡巴良村巴良下队蔗农韦庆强一脸甜蜜地说。
今年以来,南丹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增量提质工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培育产业龙头“带”订单。该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带动功能。通过采取做强林业、畜牧水产、水果3个十亿元产业,壮大糖料蔗、巴平米、蔬菜3大亿元产业,培育桑蚕、长角辣椒、烟叶、高淀粉红薯、红高粱、六龙茶6个千万元产业,农产品规模不断提升,带来更多的农业产业“订单”。
据统计,该县今年实施订单农业中的糖料蔗种植面积2.5万亩,预计总产量达11.25万吨,实现甘蔗产值5600万元;巴平米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2750吨,产值达1320万元;烟叶种植面积1.67万亩,烤烟产量4.28万担,产值4540万元;红高粱种植5140亩,预计产量2060吨,产值达900万元;六龙茶种植面积3200亩,销售产值突破1000万元。
打造品牌影响“推”订单。该县结合地区特点,重视农业品牌创建工作,以开展“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活动为抓手,实施了千亩玉米、甘蔗、红高粱、长角辣椒等高产示范项目及万亩超级稻高产示范项目,以品牌的影响不断增加特色农业“订单”。
该县与袁隆平院士合作创建的3个百亩超级稻单产千公斤攻关项目,经测试,3个百亩超级稻超高产攻关项目最高单产达912.4公斤/亩,创下历史新高;将5000亩巴平米无公害水稻基地升格为绿色水稻基地,3200亩六龙茶已获自治区质检院产地环境检测合格证书和绿茶产地、产品检测合格证书,“三品一标”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增至1.12万亩。
培植龙头企业“保”订单。该县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先后成立兴农科技有限公司、群源农业合作社、瑶家生态农业合作社等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并新增注册丹州农产品、瑶家庄2个农产品商标,纷纷与各个产业种植户签订报价订购单,确保产业种植户收入。
今年10月以来,丹泉酒业公司在罗富、芒场、六寨、月里等大米种植区保价收购大米刚结束,又到芒场、六寨、月里、中堡等种植区开展保价收购高粱和签订新一轮的保价收购协议。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参观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黄本和:扶贫生态移民后续管理和发展
扶贫生态移民是我区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移民的后续管理和发展是移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加快实施,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有社保、能致富”。根据今天会议议程的安排,由我代表自 【详细】
阳朔国税局:落实税收政策 推动旅游发展
“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好,我给税务局点个赞!”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先生感慨地说 【详细】
贺州市十大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5亿
今年以来,我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建设以高效、特色、生态和外向农业为特征的特色种养基地,今年共组织农业(种植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10个,计划投资14.1亿元。截至4月初,实际开工项目7个,完成投资4.84亿元,完成投资占全年投资计划任务(14.1亿元)的34.5 【详细】
引领工业发展 广西企业技术创新结出喜人硕果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广西工业在追赶,转型在加速,新常态下,广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注重技术创新。近几年,全区工业系统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