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大力培育烤烟支柱产业,实现了烤烟种植面积、烟农种烟收入、烟叶平均价格和烤烟税收“四大新突破”,全县烤烟实现产量5.55万担,同比增长44%,实现销售收入4654.22万元,同比增加1544.64万元,增长49.7%;烤烟种植面积首次突破3万亩,同比增加7400亩,增幅32%;烟农种烟收入首次突破5000万元,达到5507.98万元,同比增长58%,种烟户均收入2.7万元,同比增收7000元,增长35%;烟叶平均价格8.39元/市斤,同比提高0.3元/市斤;烤烟生产为财政提供税收1470多万元,其中烟叶税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到1023.93万元,同比增加339.82万元,增长49.7%。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该县党委、政府积极谋划,在今年烤烟生产喜获丰收的基础上,坚持把烤烟生产当作农业支柱产业来抓,稳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和河南中烟“黄金叶”品牌基地单元建设,力争2013年全县种植烤烟超过3万亩,产量7.5万担,收购等级合格率突破80%。
为实现2013年烤烟生产目标,该县早计划、早部署,采取一系列大措施力促烤烟生产。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县、乡镇政府成立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挂点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片责任制和县直部门包村驻点联系制,对乡镇党政干部、烟草技术员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健全政策保障体系。继续实施烤烟生产奖惩办法、烤烟生产风险保障金实施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烤烟生产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加强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密集型烤烟房300座,投资345万元修建烟田沟渠26条19.6公里,投资12.5万元建设水塘坝工程一座,投资230万元新建烟田机耕道16条15.3公里,投资418.2万元新增购买烟草农用机械设备,投资878万元在燕峒、敬德、都安等乡镇建设烤烟育苗工场5处,加快推进燕峒、那甲、扶平等3个烟叶收购站建设;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实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烤烟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强化对烟区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明确职责,整合力量。结合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入乡驻村帮扶”活动和“百千万强基惠农”挂点帮扶大行动,组织党员干部下乡包村驻点,鼓励科技人员带政策、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信息参与烤烟科技援助服务,推动烤烟生产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德保县]项目建设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强力引擎
足荣工业集中区石材园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东、城南进城大道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以来,德保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项目促投资、以项目兴产业,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预计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亿元,同比增长13%。 【详细】
[德保县]一季度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
“德保的吉星岩太神奇了,是我们以往看过的众多岩洞中最漂亮的一个,就像是‘石景博物馆’,使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和科幻奇境中。”这是近日500多名来自山东的游客游览了德保吉星岩后达成的共识。 【详细】
[德保县]实施“六大会战”助农增收
“20多位村民把家安在鸡棚,专心发展林下养殖,去年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4月7日,在德保县燕峒乡林下养鸡集中区,村民李维亮说,这片山坡共有200多亩,稍平整些的空地都被村民“抢”建鸡棚了,已建起30个鸡棚。据了解,该县今年实施“烤烟、甘蔗、水果、蔬菜、田七和林 【详细】
[德保县]扎实走好特色农业农村发展路子
德保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围绕促农增收主题,深入实施水果、甘蔗、烤烟、蔬菜、田七、林下养鸡农业产业“六大会战”富民工程,力争今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减贫人口达到12%以上。 【详细】
[德保县]“小农水”项目受益总灌溉面积2万亩
“今年有了‘小农水’项目,灌田不用再看老天爷脸色了。”春耕时节,德保县那甲乡餐甲村的村民们不再像往年一样为灌溉发愁了。原来,德保县通过一系列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打通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收获实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