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这双喂猪的手,也能绣出花来。”“可以在家兼顾老老小小,挣的钱也不比打工少,当然是愿意在家做绣活了。”1月16日,记者走进田东县瑶族织绣班培训基地,一群刚出师的“绣娘”正在开心地聊天。
20多个绣架有序地排开,丝线、绣针、样板、绣图错落摆放。穿针走线,上提下拉,并不纤细甚至有些粗糙的手,在绣架上下“蹁跹”,半分钟后,一颗圆润饱满的“莲子”跃然布上。
田东县作登瑶族乡的村官黄美翠告诉记者,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高薪从苏州请师傅来教她们。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她和同伴们成了懂技法、能构图、会配色的织绣好手。黄美翠的“算盘”已经打好了——回到村里,要利用空置的教室或者村委会议室等,把县政府和企业共同帮助添置的织绣工具和教学设备搭起来,教村里的妇女们学会织绣技艺,让她们在家就能挣钱。
“有了这门手艺,又有公司帮接订单、找销路,我只管在家绣就有钱赚。”30多岁的瑶族妇女阮彩金边绣边告诉记者,免费上培训班,学习期间县政府还给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她们免除了后顾之忧,一门心思学艺,所以学得快、绣得好。
2011年,研究会与广西博物馆联合到各地发掘广西织绣资源时发现,田东的瑶族刺绣很有特色。在当地政府的大力配合下,瑶族织绣班办起来了,传承、发展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培养了这些‘绣娘’,我们就可以把生产车间前移到农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一定能为村民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现在,已经有苏州厂家委托我们加工生产产品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会长贺卡欣慰地说。
“开办瑶族织绣班,为的是让农村妇女在家就‘天天有活干,月月有钱赚’。”田东县政府负责人介绍。田东县已在各乡镇组织开展织绣工艺培训,把民族织锦和刺绣变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东县]让产权向“产钱”漂亮转身
4月17日,田东县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二期工程)工作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这标志着田东农村产权改革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利用建设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良机,2012年,该县在广西率先进行农村产权改革,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市 【详细】
[田东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为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今年,田东县将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走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之路。 【详细】
[田东县]创建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4月15日,笔者从田东县了解到,该县正围绕创建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通过打造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等多项措施,加速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该县将创建一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其中核心区面积要达到3500亩以上,拓展区面积5000亩以上,辐射区面积1万亩 【详细】
[田东县]让农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利用建设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的良机,田东县以促农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倾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去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8.6亿元,同比增长4.5%,总量排全市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 【详细】
[田东县]倾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利用建设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的良机,田东以促农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倾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去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8.6亿元,增长4.5%,总量排全市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357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