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到平乐县源头镇珠山村委的大埠自然村口,只见一群村民手拿铁锹,正热火朝天地平整路面。“我们都是自愿来的,自己的路自己修嘛。”一个40多岁的村民大哥告诉记者,他们自发集资,正在修一条连接主干道通往该村的水泥路。
源头镇农村公路建设非常落后。到2011年底前,尚无一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或者沥青路,成为全县各乡镇中惟一一个“通畅率”为零的乡镇。
道路不通,经济发展环境恶劣,直接影响了该镇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源头镇素有“广西柑桔之乡”的美称,广西农垦国营源头农场就设在该镇,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然而,由于路不通畅,该镇大部分农民却依然从事着传统的水稻种植,过着“捧着金碗却受穷”的日子。
2011年7月,镇里决定修建原计划的四条村级公路,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宣传动员、征地拆迁、项目申请、资金筹措等一系列工作,去年4月底,该镇4条水泥路全部开工建设,打响了平乐县“公路建设大会战”的第一炮。
如今,水泥路在不断延伸,生活有了奔头,上访“专业户”也把精力转移到勤劳致富上了。到去年12月初,源头镇还保持着今年“零上访”记录。在全县的综合评比大会上,源头镇政府获得二等奖,一举摘掉了年年倒数第一的帽子。
源头镇的悄然质变,是平乐县今年以来大干快上村级道路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去年,该县在县财政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配套资金由过去的15万元/公里提高到20万元/公里,总投资超亿元。今年,该县规划村级公路建设达25条,里程总长144.3公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源头举办“官圩”民俗文化节
3月6日,元宵刚过,平乐县源头镇迎来第一个传统民俗会节——— 农历正月十六的“官圩”传统民俗文化节 【详细】
平乐县平乐镇马蹄井村开展“美丽桂林·生态乡村”活动调查
平乐县平乐镇马蹄井村村民在村里和县城办了一些工厂企业,全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村民在企业和工厂上班。凭着不错的收入,村民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是个典型的“工业反哺农业”的生态乡村。但是,富裕起来的村民在建设乡村时没有走“高大上”的路子,而是尽量保持原来的面 【详细】
平乐:小村不简单 路建内外环
时下的农村,有一条水泥路就不错了,而在平乐县同安镇平山村委寿星村,不但修好了通往外面的水泥路,这几年来还修了环山的石板路,接着还要修环村的内环路、外环路。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小山村为何如此大手笔? 【详细】
平乐桥亭乡:突出群众主体 长保乡村洁美
群众是“清洁乡村”活动的主力军和受益者。在“清洁乡村”活动开展过程中,平乐县桥亭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长效机制,力促“清洁乡村”活动成常态、出实效。经过一年多的环境整治,全乡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详细】
平乐县:跨江拓展 新区雏形显现
继续漓江环保行的相关报道。近年来,平乐县按照“跨江拓展,建设新区”的县城扩张战略,连续几年开展城镇化建设大会战,强势推进新区开发建设,新区框架雏型基本显现。今天,我们的漓江环保行大型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们就走进了平乐县南洲新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