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9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马震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位于西江黄金水道上的武宣县,境内的黔江水道全长119公里,是桂中“水运门户”;境内209国道、武宣-来宾、平南至武宣二级路将武宣与周边中心城市连接,正在建设的柳州-武宣、桂平-来宾高速公路将在县城附近交汇,交通条件优越,是桂中重要的交通枢纽。广西“两会”期间,自治区人大代表、武宣县县长韦德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将紧紧抓住广西加快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建设的良好机遇,发挥区位优势,把武宣打造成为“桂中物流新城”和宜居山水园林城市。

  韦德斌说,最近几年,武宣县借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大好机遇,加大了水路运输企业的引进、扶持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投入港口、航道和码头建设。目前武宣县黔江河已有货运码头15家、泊位27个,千吨以上船舶130多艘,跨省运营的船舶120多艘,2012年港口吞吐量达580万吨,分别占来宾市港口吞吐量和来宾、柳州港口总吞吐量的70%和50%以上。武宣“桂中物流新城”建设已迈出坚实的步伐。

  武宣又称“仙城”,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百崖槽、武宣文庙、刘家庄园、郭松年庄园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近年来武宣县按照“突出仙城文化底蕴、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建目标,开展 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高起点、高水平编制了的《武宣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完成了180个村屯规划编制和二塘镇、东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同时,以今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契机,实施城市建设“东进、南接、北扩”战略性发展规划。2012年武宣县以“解放思想,超越跨越”的气魄,以更高的眼光和智慧推进了规划1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约3平方公里内城湖)、可容纳10万人的城东新区建设。韦德斌说,2012年,来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秀隆在视察城东新区建设时提出“要把武宣建设成为来宾乃至柳州、贵港副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为武宣县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后武宣县要紧紧围绕打造“桂中物流新城”和建设宜居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注重城市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重发展,大气魄、大手笔推进“绿水仙城、美丽武宣”建设。

  过去五年,武宣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2年,全县财政收入已经达到6.23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7%;城乡公路、污水处理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垃圾转运站、乡村公交等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以及新农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的推广和实施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韦德斌说,今后五年,武宣将根据本县实际,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主动融入柳来河一体化,加快沿江工业布局,提升物流业的规模和水平,拉长甘蔗生产的产业链,扩大高效农业规模,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做大做强旅游业,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上马中钦岭南三期扩能改造项目;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保护好生态,改善好城乡人民居住环境,着力打造“宜居山水园林城市”。

  韦德斌代表建议,要加大甘蔗种植灌溉工程的投入,以提高蔗农收入;把白云石产业放到自治区的层面加以开发,打造武宣白云石产业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自治区层面制定朗姆酒产业规划,延伸蔗糖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将黔江河道打造成西江黄金水道的重点航段,让黔江发挥更大效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