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0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李玉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段时间以来,田东县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陆续返乡寻求就业创业机会。为做好这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安置就业工作,田东县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体系,从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劳动技能水平入手,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就业创业引导工作,促使返乡农民工实现持续增收。

  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去年11月,该县在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委员会挂牌成立返乡农民工工作机构,及时下发关于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等工作。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按时向县返乡农民工办公室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

  完善服务工作体系,做好造册登记。该县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大厅、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了农民工返乡登记工作点,并发布公告通知返乡农民工到户口所在地或务工地的登记点进行求职登记,各登记点为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免费职业培训指导等服务。同时,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村屯了解返乡农民工的返乡原因、从何地返乡、原来从事何种工作、回来后有何打算、是否有培训需求、想参加什么工种培训、想从事什么工作等情况,逐一进行登记汇总。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该县共有4314名农民工返乡,其中到各登记点进行求职登记的返乡农民工有3024人。

  努力开发工作岗位,做到“双结合”。该县根据返乡农民工的求职情况、培训要求及愿望,结合该县就业潜力实际,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等部门组织干部职工分组深入到该县开展的公路交通、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锦江工业项目、石化集团技改扩建项目、石化工业园区、东海工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工地,联系包括建筑行业、公路施工、餐饮服务、无线电装接等工种就业岗位共计1160多个,做到返乡农民工的求职需求与当前该县就业潜力相结合,为农民工安置就业打下基础。

  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该县把返乡农民工全部纳入政府公共培训范围,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一是深入村屯培训。针对市场就业需求和返乡农民工意愿,该县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教师分期分批到各返乡农民工比较集中的村屯举办培训班,把返乡农民工培养成为适应该县开展的公路交通、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锦江工业项目、石化集团技改扩建项目等各大项目建设工地的用工需求。截至目前,该县已在江城、朔良、祥周、平马、作登等乡镇的大诺村、那加村、百渡村、游昌村、陇穷村等村开展了混凝土工、盆景工等工种的培训,共组织举办了6期混凝土工培训班,2期盆景工培训班,共计培训448人,其中混凝土工培训353人,盆景工培训95人;二是特色农业培训。该县依托做好“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该县开展“阳光培训”工程的作用,结合去冬今春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对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开办特色农业种养技术培训,培养创业型农民,使这部分农民工在当地创办实业,做大做强该县特色农业产业这一篇文章。对于在外出务工期间已经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返乡农民工,该县则采取就地引导安排就业的方式,促使他们就业,以解决他们当前的就业问题;三是金融知识培训。为解决农民工创业就业资金问题,该县广泛开展了对农村青年、妇女、返乡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创业资金需求调查工作,并为他们量身定做小额信贷产品,切实为他们解决创业、扩大再生产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同时,开展农村青年、妇女、返乡农民工、个体工商户金融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信贷办理、惠农政策等内容。先后共为农村青年、妇女、返乡农民工、个体工商户、残疾人等发放各类创业贷款近3亿元。截至目前,该县共有1700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月收入在1200~1800元左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