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思县传统的制糖业,加上重新开发出的酒、糠醛和生物有机肥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上思甘蔗,“压干榨净”,“榨”出了一个大产业。
上思县甘蔗年产量300多万吨,人均产蔗超过10吨,尽管是该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但一直以来,产生的废渣废液成为环保“杀手”。如何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上思县委书记宾正迎说:“我们抓好‘一根蔗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甘蔗‘压干榨净’,变废为宝,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糖蜜变酒——制糖“下脚料”糖蜜原来只是制糖工业副产品,通过引进新兴技术后,用糖蜜作原料,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达10亿的酿制朗姆酒业。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集勾兑过滤、灌装、陈酿仓库、观光生产线于一体的大型产业。
蔗渣变化工原料——蔗渣,曾让制糖企业头痛的事,每年得花一笔大开支处理蔗渣。该县于2011年9月建成国内第一家利用甘蔗渣提取糠醛并再生产糠醇及糠醛树脂的企业,去年实现年经营收入过亿元,企业将全县所有蔗渣收入囊中,农民卖蔗渣可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
滤泥变有机肥——被蔗农称为“鸡肋”的滤泥如今也变成人人争抢的财宝。昌菱农场蔗农黄启文告诉记者,自从县里引进项目开发生物有机肥后,滤泥成了蔗农又一致富法宝。投资6847.31万元的生物有机肥项目,年产6万吨,预计今年营业收入达75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近超百人。
废液变肥液——酒精废液,这个曾是人人诟病的环保“杀手”,如今在制糖企业门口,榨季期间每天集有400多台罐车来拉酒精废液,每天大概拉近千车,用于喷淋蔗地。南屏乡庶农吴大伯告诉记者,他家自从用酒精废液淋甘蔗以来,每亩增产甘蔗2-3吨,成本比化肥低一倍,肥效比化肥好。据该县水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用酒精废液喷淋蔗地,全县平均每年可节约用水8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小型的水库。
该县县长彭景东说:“我们采取对甘蔗‘压干榨净’的办法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甘蔗-蔗糖-朗姆酒-酒精-有机肥-糠醛’的循环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传统制糖业逐渐向高效生态产业转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一季度工业园区产值超55亿元
靖西县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各项既定指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再造一个工业百色和加快工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强化提升协调服务,推进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心组织企业生产,全力保障要 【详细】
[灵山县]规上工业总产值46.2亿元 增长近三成
今年以来,灵山县以“一线工作法”为总抓手,以促经济转型、抓项目建设、强企业服务等工作为重点,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1—3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2亿元,同比增长28%。 【详细】
[上思县]种养女能手撑起“半边天”
近年来,上思县妇联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妇女发展需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培训、选树典型、帮扶服务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培养了一大批妇女致富能手,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详细】
[东兰县]一季度渔牧业经济总产值近亿元
今年以来,东兰县以提升水产畜牧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林下养殖、生态水面养殖等工作,水产畜牧业各项指标均实现平稳增长。第一季度,全县渔牧业经济总产值9730万元,同比增长2.96% 【详细】
[天峨县]工业经济首季高位运行 总产值11.1亿元
天峨县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第一季度,该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水电业的强劲带动下高位运行,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同比增长155.1%,实现“开门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