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难点看对策
5月25日,记者前往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六丰新屯采访。
一进村头,只见昔日污水横流、臭气冲天的巷道,如今都变成了笔直的硬化水泥路。沿着水泥路前行,在绿树间,有一排单层瓦房与楼房形成了鲜明对比,引人注目。
“这些单层瓦房也有村民居住吗?”
“这不是住人的,是住牲畜家禽的!”村民李炳兴告诉记者,这排单层瓦房共33间,屯里每户一间,村民用来堆放杂物或饲养禽畜,与村民住宅楼彻底分隔出来。人畜分离的做法,使该屯实现了“村内无禽畜”,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人畜分离”,就是将原来和居民混杂在一起的牲畜迁出,牲畜都集中到居民区外的固定场所饲养,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牛马等牲畜和饲养主“分了家”,但这个“家”一分,却让生活环境比以前好上许多。“以前我们走在村里不怕被石头绊倒,最害怕是踩上牛粪、鸡粪、鸭粪。”李炳兴笑着对记者说。
六丰新屯属于百色水库一个外迁的移民新屯,2005年百色水利枢纽下闸蓄水后搬迁到阳圩新集镇周围。刚开始迁入时,虽然村容村貌比以前稍有好转,道路宽了,厕所建了,但环境却没有真正好起来。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村民随便养殖禽畜,粪便乱堆,导致夏天蚊蝇跟人走,雨天污水满地流。没有养殖禽畜的群众怨声载道,影响邻里关系。
于是,阳圩镇引导六丰新屯划分生活区和禽畜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一户民居配建一个杂物房,改变了过去养殖乱、圈舍小的问题。禽畜粪便集中排入沼气池,经发酵后接入储存池,成为有机肥。冲洗禽畜区的污水则排入“厌氧预处理+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处理湿地,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
自实施人畜分离工程以来,六丰新屯屯内道路不再被禽畜粪便污染,绿化带不再被牲畜破坏。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右江区汪甸瑶族乡:生态乡村“三化”工程成效明显
村民房屋外立面粉刷一新,房前屋后没有了生活垃圾,村道干净整洁……近日,记者走进右江区汪甸瑶族乡长平村百寨屯时,不禁为其优美的村容村貌感到振奋 【详细】
右江区永乐镇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
随着推土机轰轰响起,右江区永乐镇“双高”糖料蔗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着,标志该镇“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已进入实施高潮阶段 【详细】
[右江区]力争到2015年底46098名扶贫对象脱贫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攻坚年。右江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建立“到户到人、兜底脱贫、基础提升、工作推进”四大机制,推动扶贫开发方略由粗放向精细、扶贫力量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攻坚、扶贫绩效由注重当 【详细】
[右江区]苦口药材成脱贫良方 5000亩鸦胆子助农增收
“鸦胆子可是个宝哦,很多乡亲们都靠它发了财,今年我也种了10多亩。”3月24日,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街道办那怀村村民陆德均说,中药材鸦胆子可是个宝,每亩产值可达万元。近年来,右江区已种植鸦胆子5000多亩,这些农户每年获得5000万元收入。 【详细】
右江区去年竣工教育项目49个
2014年,右江区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解决教室不够、住宿紧张、食堂不足等问题,累计竣工教育项目49个,总建筑面积24751平方米,合计资金投入3800万元。其中,投入资金1935万元,建成教学综合楼11栋12921平方米;投入资金440万元,建成学生宿舍楼5栋2980平方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