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群峰 通讯员/黄宇翔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理事会成立不到20天,已通过各种渠道募集‘清洁乡村基金’7万多元,基本可以保障前期的一些开支。”玉林市玉州区道良村村民陈礼明说。

  道良村是玉州区较偏远的行政村之一,全村1600余人。为解决“清洁乡村”工程的资金问题,今年5月初成立由陈礼明等9人组成的“‘清洁乡村’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民代表大会选出,多为村里德高望重和比较有能力的人。

  理事会成立后,通过积极宣传发动全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以及本地籍在外干部对家乡“清洁乡村”工程进行募捐,短短10来天就“收获”7万多元,缓解了眼前的资金需求。

  农村“点多面广”带来的资金问题,是当前“清洁乡村”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针对现状,自5月份开始,玉林市玉州区创新工作思路,在村(社区)一级推广建立“‘清洁乡村’理事会”制度,专门负责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玉州区区委书记莫荣新说:“在村和社区建立‘理事会’,目的就是为‘清洁乡村’工程打造一个高效科学的资金运转平台。”

  理事会制度的推行迅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短短20余天,各村(社区)的“‘清洁乡村’理事会”就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522余万元。目前,该区已有超过90%的村(社区)建立了理事会。

  为保障“清洁乡村”专项资金的透明性和安全性,理事会的机构设置独立于村委会,但受村委会监督。每笔超过2000元的开支,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的讨论通过。每隔一段时间,理事会要将每一笔详细开支公布在村委大门口的信息栏里,供群众监督。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