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陆小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武鸣县“一鸣红”合作社近年以实施标准示范园项目为契机,开展技术引导,强化产业服务,有效推进香蕉适度规模经营,全社215户社员全部达到农业部门初步设定的家庭农场标准。

  “一鸣红”合作社香蕉面积从三年前建社之初的1万亩发展到现在3.3万亩,会员从100多户发展到215户,其中100亩以上的会员占总数61%,50亩以上的占95%,面积最多的为2000亩,最少的20亩,实现了社员家庭农场全覆盖。

  建社之初,合作社管理者结合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组织部分社员采取资金入股的方式,统一建立一片面积1000亩的香蕉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推广双膜覆盖防寒栽培和间套种马铃薯技术,获得亩均产值超万元的好收成。之后,核心区面积逐步增加到5500多亩,资产从200万元扩大到3000万元以上。

  合作社建立技术特派员制度,在香蕉种植、施肥、断蕾、套袋等关键季节进行定期、分片指导,将技术规程随带随送,发现问题及时共研对策。他们还定期召开培训会议,邀请专家传授关键技术,不断增强合作社影响力和凝聚力。目前不仅本地企业和生产大户积极入社,桂林、柳州、河池等外地客商也纷纷参与。

  投入品的控制是标准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合作社一是把好货源关口,采购的农资一律抽样送检,民主管理,优中选优;二是统一配送,送货上门;三是部分垫支,收蕉结算。由于组织得当,合作社年业务量达到6000多吨,产品质量可靠,商农双赢。

  合作社三管齐下打造香蕉品牌,一是实行生产、农资、质量、包装、销售“五统一”管理,并在产品销售之前由协会统一看货,达标者方可使用统一品牌销售;二是加大品牌推介,积极参加区内外博览会、专卖推介会等,在西安、兰州、武汉、北京、长春等地建立销售窗口;三是销售收入与会员利益挂钩,合作社将销售利润30%返还给蕉农,目前已累计返还或留存滚动资金300万元以上,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持续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