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海讯 (记者/曾俊峰 通讯员/胡荣建)“村变靓,水变清,村里村外换新颜!”北海市海城区高德街道办事处岭底村村民对身边的变化出口成章。记者了解到,海城区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通过“十户联洁”,构筑起保洁长效机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十户联洁”实施中,以党员家庭为中心户,将住房相邻的居民组成联洁单元。每个乡村每10户人组成一个小组,设立组长一名。该办法除定时进行集中清洁行动外,还要求大家对发现“门前三包”不达标问题及时向组长反映,督促其进行清理。
记者了解到,为使“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真正出成果惠及群众,该区还制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包村负责制,实施“一个责任点、一支工作队、一名责任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区领导带队组成3个工作组分别派驻涉农街道包干指导开展活动;区直部门单位组成14个工作小组派驻到10个村和4个涉农社区包干指导。此外,27个城中村及海角外沙西片区均划分区领导和区直部门包干负责。
本报灵山讯 (记者/张冠年 通讯员/郭俊荣)自“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灵山县文利镇探索出新路子,在全镇16个村委会发动村民成立了村级环境保洁协会,并在各自然村设立保洁理事会,强化村庄卫生保洁管理。
“成立村级保洁协会,旨在发挥协会的作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清洁乡村的积极性。”5月25日,文利镇党委书记李飞向记者介绍,各村的保洁协会成员由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小学校长、个体工商户、保洁志愿者组成,协会根据本村实际制定《环境清洁卫生公约》,规范和培养村民的日常卫生行为。镇里为每个村配送了1个环保垃圾池、30个垃圾桶和两辆垃圾车。
各保洁协会按每户每月交纳一至两元的方式筹集保洁经费,聘请一到两名群众当清洁员,并规定每天8时上门收取垃圾。一部分村屯还聘请监督员监督各家各户垃圾清理情况,保洁理事会则每周对各家各户环境卫生情况及时上墙公示通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龙州县]76%自然屯配备保洁员
龙州县结合实际,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无害化和循环经济理念,建立了操作性强、成本低、易维护、管长远、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该县上龙乡民权村荒田屯实行“户分 【详细】
北海海城区龙沟芦村 小村庄换新颜
这是龙沟芦村吗?10月中旬,记者第三次来到紧邻北海工业园区的这个小村,眼前的景象让人大吃一惊:刚入村口,红色方砖整齐铺就的小广场上,小叶榕绿影婆娑,一面青瓦白墙上韵律独到的行楷书法跃入眼帘——“清洁乡村人人参与,美化环境人人受益”“同心同德建设美好家园 【详细】
田东思林镇农村保洁员乐享财政补助
“我不仅跟村里签聘用协议书,还能按月拿到政府的补助。”日前,田东县思林镇双燕村龙双屯的保洁员阮录武边清扫屯道边乐呵呵地说。像阮录武这样拿财政补助的农村保洁员在思林镇有250多名。 【详细】
[荔浦县]4000万元支撑常态保洁
为了使农村卫生保洁常态化,荔浦县出台了《清洁城乡工作资金保障和管理办法》,把清洁乡村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今年县财政共投入4000万元支撑卫生常态保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