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义华 本报通讯员 苏敏庆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6月2日下午,记者在钦州市钦北区长滩镇新铺村看到该村的一份村规民约,上面签了密密麻麻的名字,还有72个鲜红的手指印。“这是村民们的决心。”新铺村支书关文银告诉记者。

  在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钦北区着力推行村规民约的制定和签订,引导广大村民自觉参与乡村清洁工作,齐心协力共建幸福美丽家园。

  立下“美丽约定”

  共同保持整洁

  “我们要搞好村里公共卫生和保持村容整洁,做到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柴草不乱放……”

  “我们每年组织两次环境卫生评比活动,评出清洁乡村‘文明户’,你们同意吗?”

  “我觉得我们要坚持集体清扫制度,坚持每周集体扫一次村庄。”

  这一热闹场景,是5月14日钦北区那蒙镇四维村委在召开村民讨论会,大伙们一起商议制定村规民约和文明公约,对环境卫生工作建章立制。

  一个多月来,这样的场景在钦北区不断上演。

  王排村是一个距离镇政府14公里的自然村,村民400多人。以前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房前屋后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排进小溪……面对这些问题,怎样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清洁乡村?

  思路源于集思广益。“我们村民风淳朴,只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定好村规民约,乡村清洁工作就好做。”王排村民小组长潘扬毅说,近一个月来,村民们清洁家园都很自觉,村里也配备垃圾桶,统一装垃圾。

  5月26日,记者再次走进王排村,看见1.5公里进村道路已硬化,两边种上绿化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整齐。特别是在村口,新竖起一座4米多高的刻有“美丽王排 幸福家园”的石刻,表达了乡亲们对建设幸福家园的愿望。

  “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乡村的清洁有了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村庄环境卫生的规划,把清洁乡村工作引向深入。”钦北区区委书记李从佳说道。

  加强基础设施

  方便清洁家园

  夏日清晨,天刚放亮,大垌镇米家村的李国研就推着铲车,把收集的垃圾分类,然后把可燃烧的垃圾铲进垃圾焚烧炉,生活垃圾就这样处理了。

  农村垃圾清理,曾经一度让钦北区干部群众头疼。

  “垃圾焚烧炉建起后,我们的垃圾处理很方便。”李国研擦拭着额角的汗水,滔滔不绝地对记者谈起村里推广垃圾焚烧处理的经验。

  据介绍,为了探索切实可行的垃圾处理办法,5月24日,钦北区召开清洁乡村活动现场会,号召村民积极就近建设垃圾处理池,把各村垃圾就地处理。

  目前,钦北区已建农村垃圾池焚烧炉172个,下步计划再建400多个焚烧炉,逐步实现全区每个行政村、自然村都能对垃圾进行收集、焚烧处理。

  创新宣传方式

  甘当清洁主人

  6月3日,记者在大寺镇解放路看到,经过前段时间集中整治,这里的农副产品市场、街道管理规范,秩序井然。

  “街上乱搭乱建现象拆除后,街道变得更整齐、漂亮。”经营文具店的林先生对记者道出心声。这是该区创新宣传方式,让群众甘当“清洁”主人翁所产生的效应。

  5月22日,钦北区出动住建、公安以及大寺镇干部200多人组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宣传工作组,对大寺镇解放路“五乱”进行集中宣传整治。工作人员利用流动宣传车播放“清洁乡村顺口溜”、发倡议书等群众喜闻乐见且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开展教育宣传,起到良好的效果。

  “没想到多数群众能自发拆掉家门口或商铺前乱搭乱建的铁棚、广告牌等违章建筑。”镇长苏勇说。

  清洁乡村活动以来,该区创新宣传方式,制作《建设美丽家园》等宣传歌曲,并发放《致全区人民群众、各经营业主的一封信》等宣传小册子80万份,悬挂横幅2650多条,时刻提醒村民群众讲究清洁卫生,把清洁乡村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