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药市是靖西县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习俗,该活动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靖西及周边县懂得一方一药的群众以及壮医药农,纷纷将自采的各种中草药拿到县城集中摆摊出售。然而,近年来,药材资源枯竭、缺少管理规范,成了制约药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积极招商引资,谋划靖西药市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端午药市历史悠久
6月12日上午,2013年靖西端午药市在靖西县城隆重开市,来自靖西当地和靖西周边那坡、德保、天等、大新等县,以及云南大理、越南茶岭县等地的草医药农,纷纷将自采的各种野生新鲜中草药运到靖西县城交易,药市绵延数公里,满城百草飘香,热闹非凡。
靖西中药办主任孙有明介绍,靖西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靖西县成为全国少有的中草药材生产基地,目前,该县拥有中药材物种3000多种。
靖西端午药市是靖西县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习俗,该活动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群众性传播壮医药文化、探求防病消灾健康生活的重大节日,是几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民间习俗。它既是一个初级的农贸市场,也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文化生态。这样一种充满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节日药市,在全国范围内已十分罕见。
2004年开始,靖西端午药市开始由民间自发活动变为政府组织。到今年,靖西端午药市活动已连续举办9届,通过举办端午药市,吸引中外客商和制药企业前来采购中药材,为中药材产业的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个产销对接的良好平台。
发展遭遇瓶颈
当日上午,记者对药市进行了走访。当地中草药专家,还有前来参加药市的药商药农们,均对药市对中药材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示肯定。不过他们也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药市遭遇了一些瓶颈。
来自云南大理的药农刘荣辉已经连续参加了四届靖西端午药市,此次药市他带来了近百种中药材。刘荣辉介绍,靖西端午药市的人气一直都比较旺,但看药的人多,买药的人少,有时候赚的钱还不够他来回靖西与大理之间的运费。他认为这与靖西当地群众的消费能力较低有关,同时也反映了来参加靖西端午药市的外地客商还不是很多。
凌云县某药企总经理杨大志表示,他的公司专门从事铁皮石斛种苗繁育、大田种植等工作,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靖西端午药市。他发现目前靖西端午药市类似于一个初级的农贸市场,组织较为松散,在对市场的管理规范和对中药材质量的监管上还有所欠缺。这就导致了每年的药市里都掺杂着不少与中药材产业无关的商家,比如卖各种小五金的商家。
此外,来自各地药农的中药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靖西端午药市的品牌。有专家建议,如能设立一个比较专业的市场,会比较便于对中药材交易进行规范的管理。
靖西壮医药研究所所长赵秒元认为,虽然靖西县气候适宜中草药材生长,拥有的野生中草药资源也位居广西前列,但是近年来野生草药越来越难找,比如黄花倒水莲、牛大力等中药材就很难见到。靖西端午药市要想红火下去,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下大力气保护野生中草药资源,并且发展人工种植中药材产业。
谋划产业化发展
药商药农们反映的问题,其实早已经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孙有明介绍,近年来,靖西县十分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此出台了不少相关优惠政策。
2009年12月,靖西县引进广西物本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中恒集团(600252)(梧州制药厂)在该县种植田七,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和销售。种植田七每亩的成本在2.5~3万元之间,前期投入成本较高,种植周期较长。为调动药农积极性,政府出台政策,对种植田七的农户进行每亩6000元的补贴。今年,靖西县的田七种植规模到达了1500亩,当地政府的远景目标是将田七的种植规模,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约4万亩的规模,使该县成为西南重要的田七生产基地。
除此之外,对于进驻该县的中药材企业,当地政府将在属于该县财政的地方税上进行50%的减免,并对田七以外的其他中药材品种的种植,进行每亩20~100元的补贴。目前,已经有不少来自浙江、梧州以及周边市县的药企进驻靖西,进行相关中草药的种植开发项目。经过与广西药用植物园等专业机构的论证,靖西县提出了到2022年该县的中草药种植规模要达到10万亩的宏伟规划。由于公司+农户种植中草药模式的开展,目前,靖西对于野生中草药的依赖正在逐年减少。
另外,靖西正着手打造西南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乐活中药城。靖西招商促进局副局长刘乂玮介绍,该项目今年5月10日已经正式启动,相关建设正在进行中。该项目位于靖西至百色那坡高速公路路口,项目总占地面积427亩,规划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规划有本草博览广场、中草药自由交易区、原生中草药交易区、仓储物流区、精贵细中草药交易区、东盟中草药交易集散区、酒店配套区等十大功能区域。
届时,靖西药市将不再限于端午节开市,而是全年开放,这将有利于有关部门对中药材交易进行规范的管理和长效发展。
不少问题有待破解
孙有明透露,今年靖西端午药市节摊位为1600个,交易量为500吨,中药材交易额为250万元,参加交易人数为15万人。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2009年开业的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封闭式中药材交易市场,2012年中药港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建设中的靖西中药城要达到这样的规模,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破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恒集团靖西田七种植项目负责人王金桥认为,玉林中药材交易市场的优势,是拥有发达的交通和较为强大的信息收发能力,且发展得早,知名度已经较高了。靖西发展中药材交易市场的优势,在于地理和气候十分适于种植草药,且背靠越南等盛产中药材的东盟各国,在原料成本及供货上占优势。
“不足之处在于,靖西目前的交通还不够发达,这就增加了中药材的运输成本。此外,相对于其他中药材种植大区,靖西的中药材种植规模相对还是比较小。好在政府这几年在土地上,对中草药种植的政策倾斜越来越明显。”王金桥表示,要将靖西中药城发展起来,当地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打响自己的知名度,积极到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同时吸引足够多的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材经销商进驻,充分调动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使这三个环节活跃起来,形成浓厚的中药材交易氛围。不过即使做到这些,中药材要发展成熟也需要5~6年的时间。他认为,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靖西中药城是有望比肩玉林中药交易市场的。
刘乂玮表示,由于交通的制约,靖西的区位因素还不够凸显。不过,这两年,靖西至百色那坡高速公路、靖西至德保铁路等路网建设将相继完成,届时,靖西的交通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她同时坦言,目前在引进药企药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药城要达到玉林中药交易市场规模的目标,不是三五年就能实现的,但是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中药材发展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因此,她对靖西中药城最终成为西南重要中药材市场的目标持有信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一季度工业园区产值超55亿元
靖西县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各项既定指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再造一个工业百色和加快工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强化提升协调服务,推进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心组织企业生产,全力保障要 【详细】
[靖西县]办起新型农家课堂 “点菜式”培训受欢迎
“桑蚕种植技术培训开课了!”“走,我们一起听听去!”4月23日,南坡乡南坡街布龙屯农家课堂一开讲,就吸引到当地不少桑农前来听课。当日,靖西县桑蚕生产跟班学习开班仪式在南坡乡南坡街布龙屯农家课堂举行。来自同德乡和安宁乡的20多位种桑养蚕能手与当地群众一起参加 【详细】
靖西南坡乡发展山豆根种植拓宽群众致富路
近年来,靖西县南坡乡在主打“水果+桑蚕”两大特色产业牌的同时,积极探索山区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山豆根好生长于山地、石缝,适合在石山地区种植”的特点,把山豆根种植作为拓宽群众增收的亮点打造 【详细】
[靖西县]乡土人才润乡土 农家课堂惠农家
“以前我参加过很多次养蚕技术培训,但多是‘左耳进右耳出’。去年9月,我到黄文学家住了一个星期,白天晚上都跟他在一起。这下可明白了!”4月22日,靖西县禄峒镇小瑞村养蚕户杨大标说。 【详细】
靖西:农民“点单”求技能 农家课堂送本领
“桑蚕种植技术培训开课了!”“走,我们一起听听去!”4月8日,靖西县南坡乡南坡街布龙屯农家课堂一开讲,就吸引当地不少桑农前来听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