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7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韦宏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端午药市是靖西县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习俗,该活动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靖西及周边县懂得一方一药的群众以及壮医药农,纷纷将自采的各种中草药拿到县城集中摆摊出售。然而,近年来,药材资源枯竭、缺少管理规范,成了制约药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积极招商引资,谋划靖西药市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端午药市历史悠久

  6月12日上午,2013年靖西端午药市在靖西县城隆重开市,来自靖西当地和靖西周边那坡、德保、天等、大新等县,以及云南大理、越南茶岭县等地的草医药农,纷纷将自采的各种野生新鲜中草药运到靖西县城交易,药市绵延数公里,满城百草飘香,热闹非凡。

  靖西中药办主任孙有明介绍,靖西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靖西县成为全国少有的中草药材生产基地,目前,该县拥有中药材物种3000多种。

  靖西端午药市是靖西县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习俗,该活动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群众性传播壮医药文化、探求防病消灾健康生活的重大节日,是几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民间习俗。它既是一个初级的农贸市场,也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文化生态。这样一种充满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节日药市,在全国范围内已十分罕见。

  2004年开始,靖西端午药市开始由民间自发活动变为政府组织。到今年,靖西端午药市活动已连续举办9届,通过举办端午药市,吸引中外客商和制药企业前来采购中药材,为中药材产业的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个产销对接的良好平台。

  发展遭遇瓶颈

  当日上午,记者对药市进行了走访。当地中草药专家,还有前来参加药市的药商药农们,均对药市对中药材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示肯定。不过他们也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药市遭遇了一些瓶颈。

  来自云南大理的药农刘荣辉已经连续参加了四届靖西端午药市,此次药市他带来了近百种中药材。刘荣辉介绍,靖西端午药市的人气一直都比较旺,但看药的人多,买药的人少,有时候赚的钱还不够他来回靖西与大理之间的运费。他认为这与靖西当地群众的消费能力较低有关,同时也反映了来参加靖西端午药市的外地客商还不是很多。

  凌云县某药企总经理杨大志表示,他的公司专门从事铁皮石斛种苗繁育、大田种植等工作,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靖西端午药市。他发现目前靖西端午药市类似于一个初级的农贸市场,组织较为松散,在对市场的管理规范和对中药材质量的监管上还有所欠缺。这就导致了每年的药市里都掺杂着不少与中药材产业无关的商家,比如卖各种小五金的商家。

  此外,来自各地药农的中药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靖西端午药市的品牌。有专家建议,如能设立一个比较专业的市场,会比较便于对中药材交易进行规范的管理。

  靖西壮医药研究所所长赵秒元认为,虽然靖西县气候适宜中草药材生长,拥有的野生中草药资源也位居广西前列,但是近年来野生草药越来越难找,比如黄花倒水莲、牛大力等中药材就很难见到。靖西端午药市要想红火下去,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下大力气保护野生中草药资源,并且发展人工种植中药材产业。

  谋划产业化发展

  药商药农们反映的问题,其实早已经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孙有明介绍,近年来,靖西县十分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此出台了不少相关优惠政策。

  2009年12月,靖西县引进广西物本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中恒集团(600252)(梧州制药厂)在该县种植田七,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和销售。种植田七每亩的成本在2.5~3万元之间,前期投入成本较高,种植周期较长。为调动药农积极性,政府出台政策,对种植田七的农户进行每亩6000元的补贴。今年,靖西县的田七种植规模到达了1500亩,当地政府的远景目标是将田七的种植规模,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约4万亩的规模,使该县成为西南重要的田七生产基地。

  除此之外,对于进驻该县的中药材企业,当地政府将在属于该县财政的地方税上进行50%的减免,并对田七以外的其他中药材品种的种植,进行每亩20~100元的补贴。目前,已经有不少来自浙江、梧州以及周边市县的药企进驻靖西,进行相关中草药的种植开发项目。经过与广西药用植物园等专业机构的论证,靖西县提出了到2022年该县的中草药种植规模要达到10万亩的宏伟规划。由于公司+农户种植中草药模式的开展,目前,靖西对于野生中草药的依赖正在逐年减少。

  另外,靖西正着手打造西南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乐活中药城。靖西招商促进局副局长刘乂玮介绍,该项目今年5月10日已经正式启动,相关建设正在进行中。该项目位于靖西至百色那坡高速公路路口,项目总占地面积427亩,规划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规划有本草博览广场、中草药自由交易区、原生中草药交易区、仓储物流区、精贵细中草药交易区、东盟中草药交易集散区、酒店配套区等十大功能区域。

  届时,靖西药市将不再限于端午节开市,而是全年开放,这将有利于有关部门对中药材交易进行规范的管理和长效发展。

  不少问题有待破解

  孙有明透露,今年靖西端午药市节摊位为1600个,交易量为500吨,中药材交易额为250万元,参加交易人数为15万人。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2009年开业的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封闭式中药材交易市场,2012年中药港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建设中的靖西中药城要达到这样的规模,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破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恒集团靖西田七种植项目负责人王金桥认为,玉林中药材交易市场的优势,是拥有发达的交通和较为强大的信息收发能力,且发展得早,知名度已经较高了。靖西发展中药材交易市场的优势,在于地理和气候十分适于种植草药,且背靠越南等盛产中药材的东盟各国,在原料成本及供货上占优势。

  “不足之处在于,靖西目前的交通还不够发达,这就增加了中药材的运输成本。此外,相对于其他中药材种植大区,靖西的中药材种植规模相对还是比较小。好在政府这几年在土地上,对中草药种植的政策倾斜越来越明显。”王金桥表示,要将靖西中药城发展起来,当地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打响自己的知名度,积极到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同时吸引足够多的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材经销商进驻,充分调动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使这三个环节活跃起来,形成浓厚的中药材交易氛围。不过即使做到这些,中药材要发展成熟也需要5~6年的时间。他认为,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靖西中药城是有望比肩玉林中药交易市场的。

  刘乂玮表示,由于交通的制约,靖西的区位因素还不够凸显。不过,这两年,靖西至百色那坡高速公路、靖西至德保铁路等路网建设将相继完成,届时,靖西的交通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她同时坦言,目前在引进药企药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药城要达到玉林中药交易市场规模的目标,不是三五年就能实现的,但是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中药材发展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因此,她对靖西中药城最终成为西南重要中药材市场的目标持有信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樨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