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边境的宁明县,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通过落实一个标准、突出三沿重点、强化六项举措,全力打造美丽清洁南疆国门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
率先在崇左市建立起一套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标准,严格要求村屯环境卫生整治要努力达到“20个有”,即:有村屯规划、有长效机制、有村规民约、有文明公约、有保洁制度、有保洁人员、有环卫设施、有处理设施、有排污系统、有牲畜圈养、有整洁村容、有硬化道路、有活动场所、有公共厕所、有人饮工程、有绿化工程、有亮化工程、有美化工程、有洁净水面、有环保农田。立足“边”的实际,将“沿边、沿路、沿江”重点村屯作为活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形成“沿边村屯独具特色、沿路村屯干净整洁、沿江村屯环境优美”的良好格局。强化“责任分区、垃圾分类、处理分项、投入分级、设施分配、奖罚分明”六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如实行处理分项,县城周边乡镇实行“村收乡运县处理”,偏远乡镇则实行“村收村运村处理”,对可回收垃圾集中打包出售给废品回收站,实现一举多得。
目前,全县已整合落实各项清洁乡村资金2300多万元,动员群众6万多人次,开展清洁活动1200多场次,清理垃圾5万多吨。同时,完成制定村屯规划273个、村规民约144个、长效机制111个、文明公约134个、保洁制度112个。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三个结合”实施生态乡村建设
由自治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美丽广西·生态乡村》简报2015年第10期刊登了《宁明县“三个结合”实施生态乡村建设》一文。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克2月24日作出批示:左江日报转刊。现将全文刊发如下 【详细】
宁明“农饮工程”惠及两万百姓
4月15日,在宁明县那堪镇上根村,正拧开家门前水龙头取水的黄铁民高兴地说:“过去喝水就靠在鱼塘边打井取水,现在一拧水龙头就能喝上卫生的自来水,真是太好了。”这是宁明县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给群众带来的实惠。 【详细】
[宁明县]生态乡村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宁明县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实施生态乡村与林业产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三结合”举措,在“扮靓”村屯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详细】
南宁明确规定:骑电动车打电话、撑雨伞罚50元
经过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环节,3月31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南宁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南宁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违反交规后如何学习?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能不能载人?这些争议的焦点,最终有了明 【详细】
[宁明县]投21亿元实施口岸提升工程
3月25日,笔者从宁明县有关部门获悉,宁明县陆续投入资金约21亿元,实施口岸提升工程,推进爱店口岸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