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南木镇金龙村保洁员黄洁泉每天清扫垃圾后,必须要做一件事,就是把集中起来的垃圾分类。
7月22日下午,保洁员黄洁泉将上午收集的垃圾一一进行分类:破铜烂铁、旧纸片、酒瓶、塑料瓶等放一堆,这些可拿去卖废旧;电池、灯管、灯泡、玻璃碎片等有害垃圾堆在一起,统一运到垃圾填埋场;每家每户倒出来的菜头、瓜皮等餐厨垃圾,路边除了已晒干的稻草、杂草烧成灰,还有已捡出玻璃碎片的细土杂物,捞在一起,倒进田边的沤肥池里。
“农村垃圾可以回收的东西主要是酒瓶,每天有三四十个,拿到废旧站每个可卖1毛钱;那些菜头、瓜皮和稻草灰,每天也有两三百斤。” 黄洁泉说,清洁活动刚开始时,清理了很多路边的杂草,每天都要烧好多堆,草灰也比较多,最多时拉到沤肥池有10多车。
其实,金龙村群众在2011年就开始有了“卫生意识”。据村支书骆国信介绍,当时借助于村里农业专业合作社,每家每户新建了厕所,家禽统一饲养。今年4月全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正好与群众的愿望一致,合作社带头先拿出3万多元,安装垃圾箱,聘请3名保洁员,发动群众全面清理垃圾,清运垃圾500多吨,还建立美丽家乡协会,同时通过村规民约定出“每人每月至少交1元、多交不限”,确保后续资金不断。
说到菜头、瓜皮等食品类废物,骆国信说“地里很需要”。原来,合作社有几百亩的甘蔗地和蔬菜地,平时专门到猪场去拉猪粪,“将菜头、瓜皮、稻草灰等倒进猪粪一起沤,两个月后就成了上好的有机肥,这样做还减轻了垃圾清运和填埋的压力,一举两得。”
桂平市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木镇金龙村、石龙镇福平村招盘屯、蒙圩镇新合村、西山镇前进村等多个示范点的建设已初见成效,按照“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思路,这些村屯的不同好做法,将在全市因地制宜全面推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平市]创“三品一标” 助农业增效
桂平市茶叶企业老板姚国新种植了300多亩西山茶茶树,通过打造多个茶叶品牌,他生产的茶叶常常成为市场的抢手货。今年茶园出产的未明茶,每公斤最高卖到3000多元,1万多公斤的产量根本供不应求,茶叶还没采摘时订单已经到了。 【详细】
[桂平市]重大项目建设到位资金50多亿元
今年以来,桂平市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自治区开展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契机,结合西江经济带的规划和产业布局,全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1-4月,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到位资金50多亿元。 【详细】
[桂平市]精准帮扶30余万贫困人口
近日,桂平市将430吨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时发放到10个贫困村的种植户手上,贫困群众直赞“真是一场及时雨”。这430吨复混肥是该市专门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油茶种植项目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