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和用工协议,我也领工资成为‘蓝领’了!”近日,刚刚与新发果蔬专业合作社签完合同的荔浦县茶城乡村民黎厚宇高兴地说。如今,像他这样的“农业蓝领”,在全县共有4万多名。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引导农民将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土地“全流转”催生一批“上班族”。“在自家地里干活,挣着老板的钱。”在青山镇古老板的基地里,村民黄新丽一边给砂糖桔喷药一边说,丈夫春节后到广东打工去了,把自家土地转包出去,而她则当上了水果基地的工人。
土地“半流转”还催生一批“两栖农民”。每天早晨,双江镇江华村的陈玉军在自家芋头地里干一会儿农活,就赶往县城的食品厂“上班”。像陈玉军一样,部分农民并没有把土地全部转包出去,仍然耕耘部分田地。他们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则进厂打工。
土地流转实现农民、合作社和企业“三赢”。农民将土地承包出去后,或到企业打工,或在土地上挣工资,比种地收入多了。部分农民到企业务工,解决了当地企业的用工难题。同样,合作社由于土地面积大幅增加,收益也增加了。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荔浦县]强力打造广西花卉苗木产业大县
“我通过规模种植彩叶桂花等苗木,去年生产大小苗木500余万株,收入200多万元。”4月23日下午,荔浦县马岭镇南村丹桂苗木种植专业户黄坤云说起种植苗木致富的感受时,自豪地告诉记者说。近年来,荔浦特色花卉苗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种植花卉苗木10万亩,从事花卉 【详细】
[荔浦县]“四化”农业奏响生态乡村建设进行曲
“我们村通过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实现了‘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谐美’,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近日,荔浦县马岭镇银龙古寨的村民龙秋生自豪地告诉记者。 【详细】
[荔浦县]农业“三化”助力生态乡村
记者近日在荔浦县的自治区级生态乡村示范点荔城镇白马厂屯看到,连片的苗木示范基地到处挂着害虫诱捕器。该基地“三诱”模式防治技术达100%。该县通过重投入强扶持、推广新科技等举措,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有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步伐。 【详细】
[荔浦县]创新扶贫模式助贫困群众致富
“有女莫嫁石干村,石干挑水上天门!”是荔浦县修仁镇四育村石干屯几年前生活的真实写照。路难走、吃水要挑,外村姑娘没有谁愿意嫁到石干村来。 【详细】
[荔浦县]产业杠杆托起“升级版”生态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只有农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了,才能推进美丽乡村的永续发展。”荔浦县花 镇分管“美丽”工作的领导表示。据悉,该县在开展“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过程中,始终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