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环山,林木葱郁,清可见底的小河从屯前缓缓流过,空气格外清新。这,就是被当地人誉为“桃花源”的大新县全茗镇顿周村弄轻屯。
早就听说全茗有个弄轻屯很美,但一直没能成行。7月3日,终于有机会探访了一回,果然名不虚传。
出了顿周村委,就踏上了去弄轻屯的路。路面不是很宽,但铺了水泥,蜿蜒而平坦,车子穿行于玉米、甘蔗地间,别有一番情趣。走了几分钟,钻过一个隧洞很快就到了屯头。
站在屯头,就感觉这里的空气与外面的大不相同,深吸几口,令人格外舒爽、精神。一条小河就在路的右边缓缓流淌。河水非常清澈,叫人很想马上跳下去畅游一番。
屯长罗甘飞一见面就热情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我说,不急,先欣赏欣赏你们这里的美景吧。一行人就在屯道上漫步漫谈。举目望去,只见山上山下绿意盎然。山上茂密的树木在雨水的滋润下竞相舒展枝叶,地里的禾苗有的还是青翠欲滴,有的已是一片金黄,稻香扑鼻。那是枧木吗?我指着西面山上一片手掌大叶子闪闪发光的树木问屯长。他说,是啊,那座山上很多都是枧木,至少有几百棵呢。我问山上这么多树没人去砍吗?屯长说现在都是电气化了谁还去砍树,再说乱砍树是违法的。
走进屯中,见一房前有一棵黄皮果树,树上挂满黄澄澄的果子,让人看了直流口水。这一树果好像没被谁偷吃过哩,难道日夜有人看着吗?果主说,不用看,在我们屯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不会有人乱拿别人东西的。来,大家尝尝。说着就给我们摘果子。
我边吃果子边东瞧西瞄,发现屯内各条巷道全都铺了水泥。而且每条巷道都挺宽的,平坦而干净,不见垃圾。
走进一农户家里与户主聊天。他告诉笔者,这两年在罗屯长的带领下,弄轻屯发生了很大变化:硬化了进屯的道路;群众出资并投工投劳修了两条共长3.5公里的机耕路,种地收获都用车替代手拉肩扛了;硬化了屯内各条巷道,村民走路脚不带泥了;修起了全镇第一个不用财政经费的垃圾池;订立了“清洁乡村”活动村规民约,各家各户分片负责清洁工作,环境越来越干净了。
中午吃饭,荤菜是河里捉到的小杂鱼,青菜是山脚野生的龙须菜。我们边吃边欣赏屯里群众自己开展的文艺汇演录像片。吃到一半,一位老大爷路过门口见到我们,哈哈一笑,就拿出一条刚从河里捉到的近半公斤重的鲤鱼塞给屯长爱人,让她马上煎了招待客人。
屯前,小河静静流淌;屯后,水轮机欢唱着为农田灌溉。勤劳淳朴的村民,过着宁静自然、富足幸福的乡村生活。美哉,弄轻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新县:搞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加快边民脱贫致富步伐
长期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旅游业主导、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决贯彻落实区、市扶贫生态移民政策精神,把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边境群众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详细】
[大新县]千万元补助推进“双高”基地建设
近段时间以来,大新县审时度势,增加财政投入,强化服务蔗农,千方百计保住甘蔗种植面积。该县共落实财政资金1700万元用于购买补助蔗种和机耕补贴,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 【详细】
[大新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
整齐划一的地块、新修的水泥路、硬化的沟渠、现代化的灌溉设施……走进大新县恩城乡岜隆屯凤凰岭,记者欣喜地看到,一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正在成形 【详细】
大新县雷平镇:落实2万亩甘蔗“双高”地块
“去年冲六屯甘蔗‘双高’示范基地的开行是1.2米,收甘蔗的时候我亲自过秤,亩产达到7.5吨,所以大家要相信科学。”4月7日,在大新县雷平镇举办的甘蔗“双高”工作现场会上,左安村村委主任陈威通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各村支书作经验介绍。 【详细】
[大新县]打好“四大会战”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连日来,在大新县广袤的田野里,一台台机耕机在一片片的甘蔗地上来回穿梭,在“双高”甘蔗基地里,随处可以看到该县党员干部与农村群众一起测量、划线的忙碌身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