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9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冯敏桂 班华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7月末,一场阵雨过后,在天峨县八腊乡大房子屯珍珠李示范基地,鲜脆欲滴的珍珠李挂满了枝头。据了解,大房子屯30多户人家全都种上珍珠李,面积约200亩,全屯人均收入今年有望突破万元。这是该县推行“三特”水果布局后,该屯依托产业政策,发展特优水果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天峨县委、县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合理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油桃、秋蜜桃、龙滩珍珠李、天峨大果山楂等“特早、特晚、特优”三特水果产业。目前,全县“三特”水果品种达10多个,各类水果总面积37.499万亩,水果年总产量、总产值由2006年的2万吨、6000万元,提高到2013年的3.9万吨、1.2亿多元,产量和产值均翻了一倍。

  为发展“三特”水果产业,该县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全县特色水果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政府每年把水果种植开发、促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特色产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整合涉农的退耕还林及后续工程、扶贫、移民专项、科技研发等投资项目,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三特”水果基地建设和加工项目建设,每年整合项目资金300多万元用于水果生产。同时,创新投入机制,通过以奖代投、以补代投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三特”水果产业开发。目前,全县成立水果公司1家,水果专业合作社8家,特色水果家庭农场98家。

  此外,该县强化果园管护,开展科技创新,以建立示范区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达到“三特”水果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目前,全县建立“高检油桃示范村”、“洞里秋蜜桃示范村”、“五福珍珠李示范村”等“三特”水果示范村3个,建立“天峨县万亩龙滩珍珠李生产基地”、“向阳桃花岛优质水果示范区”等3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内涌现了一批特色水果种植致富典型,发展特色水果村6个,建“水果楼房”600多户,水果年收入20万元以上有98户,收入10万元以上有138户,收入5万元以上有2980户。全县涉及种植户5000户20000多人,种植户种果年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天峨“三特”水果规划布局基本形成了以龙滩珍珠李为主打品种,其他水果品种为辅的“月月有新鲜水果上市”的水果生产格局,实现了水果产品的错季生产、错峰上市和错位发展,有效提高水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理念。

  2008年,天峨县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认定无公害果园面积为14.26万亩;同年,龙滩珍珠李等7个水果品种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10年,龙滩珍珠李和天峨大果山楂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1年、2012年,龙滩珍珠李被农业部评为“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区域公用品牌”、“2012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