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周仕兴 杨郑宝 李广明/文 唐典胜/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自“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后,以往农忙时节农业废弃物遍地的现象在武宣县黄茆镇挽山屯已遍寻不见。今年5月以来,该县在挽山屯建立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示范区,对农药包装物、农用薄膜等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集中处理,实现了生产垃圾100%有效处理。图为该屯干净整洁的村貌一瞥。

 

  在不少人看来,一个乡村的清洁卫生看似“表面功夫”,对经济发展,无足轻重。

  但连日来,记者一行在武宣县乡村走访时发现,“清洁乡村”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乡村的发展。

  7旬老人拆房为“美丽”让路

  今年5月,家住武宣县三里镇双龙村上李屯的七旬老人林德云,突然把自己住的房子推倒了。起初,这一举动让不少村民感到惊讶,因为近年来,林德云一直孤身一人住在村里,房子没了,意味着老人将无处安身。村干部们却对此“心中有数”,还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又是为什么

  原来,随着全区上下掀起“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热潮,武宣县三里镇双龙村上李屯的村干部和村民们首先确定了扩建村道的工作思路,在实施扩建村内道路的过程中,不巧把林德云的房子给“圈”了进去。带着试一试的心理,村干部们登门做工作,希望林德云把房子“挪一挪”,给屯里扩建道路“让路”。

  村干部们刚刚说上两句,林德云老人立刻就明白了。平时不苟言笑的他,只是挥了挥手,点点头,表示拆房“让路”没问题,但只字不提“补偿”问题。

  不久,随着轰鸣的勾机声响,林德云的房子被拆得一干二净。屯里村道改扩建工程如期开展并顺利完工。可老人总得有个安身之所,屯里的老书记思前想后,决定带领村里的年轻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无偿为老人在屯里新建起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新房。

  上李屯党支部书记林加香说,从林德云老人的故事可以看得出,“清洁乡村”活动深得民心,大家十分拥护,坚决支持。

  上李屯的“清洁乡村”活动,遵循了“三主”原则,即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骨干主心。由政府部门统一部署,屯里因地制宜;放手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村屯里有影响、有名望的人充当“带头大哥”,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林加香告诉记者,前一阶段,村民已经为村巷道硬化、亮化建设筹措资金6万多元,为“清洁乡村”活动捐款2.4万多元。经过连日奋战,上李屯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优美整洁。

  “现在环境变好了,道路也实现了硬化。在连通果园的道路修通后,我们屯的牛心柿产业发展就有了保障,我们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望着满山已经挂果的柿子林,林加香一脸自豪。

  将军府第的“美丽印记”

  武宣县东乡镇河马村委下莲塘村是广西特色文化名村。该村景观资源别具一格,田园风光优美怡人,山脉连绵,溪水长流,村里池塘遍布,古树参天。这里地灵人杰,从清朝至民国共涌现出8位将军,现存古墓两座及30余件精美丝绣文物。

  自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下莲塘村125户500多人全员“上岗”,从身边的清洁卫生做起,营造出桂中精品旅游线路上的一道“美丽印记”。

  在村里,记者偶遇60岁的村民刘宝安。他是下莲塘村惟一的卫生保洁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全村公共场所、村道的卫生保洁。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村口捡拾垃圾。

  “你们看,这几个零食袋,应该就是小孩子丢弃的,在我们村里,大人是不会这么随便丢弃垃圾的。”刘宝安一边拾起垃圾一边说。

  据刘宝安介绍,他每天9时开始,推着县里统一配置的垃圾收集车,准时在各村民家门口收集垃圾。

  记者问,每天推着垃圾收集车走,会不会太累

  刘宝安笑了:“村子不大,转几圈就转完了,大家都很讲究卫生,我只需要按时在各家各户门前收集垃圾就可以啦,不累。”

  果然,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记者很快逛遍了全村,着实领略了桂中历史文化名村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下莲塘村主要以古朴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春桃夏荷秋葵冬菜”著称。水的清洁工作尤为重要。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位于村内的一座小型“污水处理中心”——这是全县惟一的村级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中心”坐落于村庄东部的一处田园边上。村民的生活污水经过已经硬化的水渠直达这里,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污水处理工序,最后排出。排出来的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类。

  坐拥老祖宗流传下来及大自然赋予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秀美的自然资源,下莲塘村的村民们没有“坐吃山空”,而是积极挖掘利用、用心爱惜、小心呵护,在“清洁乡村”活动的契机下,将这一幅“美丽印记”展现得更加妖娆动人。

  经验谈:

  变“突击行动”为“常态化”

  “清洁乡村”活动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长期坚持的生态工程、民心工程、新风工程,乡村清洁环境的长期保持,需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武宣县自3月在全区率先开展试点活动以来,探索建立了经费投入机制、群众自主管理机制、农村保洁机制、督查整改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等“五项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清洁乡村”活动“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人问事、以绩论事”,使“清洁乡村”活动由运动式、突击式的整治转变为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推动了“清洁乡村”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

  ——武宣县县委书记 何基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