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往平乐县张家镇燕水村的人络绎不绝,大家来到村里不是看风景走亲戚,而是慕名前来观摩村里一座日处理生活垃圾两吨的新式垃圾焚烧炉。
记者在燕水村看到,这座垃圾焚烧炉直径约2米,高约6米,呈圆锥状,烟囱正冒着白烟,炉门口空地上堆放着一小堆灰。据燕水村村委主任李会常介绍,当天村民把1吨多生活垃圾倒入炉中,仅用了6个小时便全部化为了灰烬,一个月下来,焚烧炉已焚烧各种生活垃圾20多吨,产生的灰烬不足0.5吨。该炉点火方便,无需柴油助燃,能将生活垃圾完全燃烧,适合四五千人的村庄使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旧式垃圾焚烧炉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直接燃烧瓜果皮等湿度大的生活垃圾,需要将其晒干后才能入炉焚烧。为了研制出能完全燃烧生活垃圾的新式焚烧炉,李会常和村民蒙明和、翟壮旺等人一起想办法,从农村土法建造瓦窑、石灰窑、炭窑中得到启发,制定了造炉方案,张家镇政府投入资金约1万元,经过半个月时间,一座日处理生活垃圾两吨规模的焚烧炉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
垃圾处理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普遍问题,为破解“垃圾围村”现象,平乐县在没有专门垃圾处理站,缺少垃圾填埋场,财政经费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解决垃圾处理难、清运难、填埋难等问题。据介绍,燕水村建焚烧炉取得成功后,张家镇紧接着在马安村、下龙村开建两个垃圾焚烧炉,并计划在全镇行政村建设10至15个新式垃圾焚烧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平乐镇马蹄井村开展“美丽桂林·生态乡村”活动调查
平乐县平乐镇马蹄井村村民在村里和县城办了一些工厂企业,全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村民在企业和工厂上班。凭着不错的收入,村民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是个典型的“工业反哺农业”的生态乡村。但是,富裕起来的村民在建设乡村时没有走“高大上”的路子,而是尽量保持原来的面 【详细】
平乐县:跨江拓展 新区雏形显现
继续漓江环保行的相关报道。近年来,平乐县按照“跨江拓展,建设新区”的县城扩张战略,连续几年开展城镇化建设大会战,强势推进新区开发建设,新区框架雏型基本显现。今天,我们的漓江环保行大型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们就走进了平乐县南洲新区。 【详细】
平乐县阳安乡:返乡来创业 党员作示范
10月30日下午,在平乐县阳安乡“返乡党员创业工程”葡萄产业化种植基地里,来自青龙乡和桥亭乡的部分县、乡人大代表30余人,在基地对葡萄的种植情况进行热烈讨论。这是基地建成后迎来的第一批客人 【详细】
八步区:建起垃圾焚烧炉 乡村美化不一般
为破解垃圾处理难题,实现乡村环境干净整洁,贺州市八步区通过建设垃圾焚烧炉,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就地无害化处理。 八步区铺门镇中华村于去年底在村里建起了垃圾焚烧炉,因为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烟雾经过沉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