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兴宁区把清洁乡村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在推广现代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引导农民改掉以往生产生活中的陋习,既鼓了群众的腰包,又恢复了农田、水源的清洁。
10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五塘镇肉鸭养殖基地,只见悬空的铁栏中圈养着成群的肉鸭,鸭子排泄物汇入沼气池。距此不远的五塘镇甜瓜种植基地里,圆滚滚的甜瓜香气扑鼻,还有10多天就能采摘上市。一包包鸭粪制成的农家肥整齐地摆在甜瓜根部,喷灌龙头洒出的水雾滋养着根茎。“大棚甜瓜干净、恒温、防虫,化肥农药都省了,市场价可以卖到每公斤6元以上。”瓜农陆经帮告诉记者,过去采用传统方式种植果蔬,挑水施肥是重体力活,还要时常喷洒农药,污水、药水随意倾倒,既影响了土壤质量,还污染了农田环境。如今,大棚种植技术正在该镇推广开来,把农业生产的污染和排放降到最低。
今年以来,兴宁区已经有10多个村进入了自治区第二轮第一批整村推进贫困村。该城区派驻清洁乡村驻村工作队,采取“领导挂点联系、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模式,为贫困村“把脉会诊”,因地制宜地引入清洁、高效的特色农业产业,至今已有25个果蔬、花卉、山地鸡等种养基地在贫困村里扎根。其中,昆仑镇黄宣村扶贫示范基地建起1300多亩百香果种植基地,人均收入由前年的2000多元提高至4000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钦州产业扶贫使18万人脱贫 今年力争减贫两万人以上
4月13日清晨7时,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天蒙蒙亮,湿润的微风中,黄武强走在茂密的番石榴树林中,极目望去,番石榴枝吐嫩芽,长势喜人。4年前,他没想到,村里这1000多亩番石榴会成为本村的“致富林”。 【详细】
钦州:产业扶贫助18万人“摘穷帽”
清明期间,良田村1000多亩番石榴初吐嫩芽。“这是脱贫林,也是致富林。”在这里担任4年“第一书记”的覃金华说。 【详细】
[平果县]产业扶贫增强了贫困户“造血”功能
“以前我连想都不敢想,总觉得种植火龙果是有钱的大老板才能干的,现在政府给了我们好政策,不一样了!年初种果,年底就开始挂果,明年就有好收成。”看着眼前长势良好、日渐丰茂的火龙果园地,平果县太平镇壮烈村的黄尚德满脸期许地说。 【详细】
[宜州市]宜州投入上亿元实施产业扶贫
“4亩蜜橘去年有了收成,基本脱贫了。这得感谢市里推进‘整乡推进’扶贫。”3月18日,宜州市福龙乡村民韦述泗说。据了解,去年该市共投入各类产业扶贫资金1.26亿多元,4万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 【详细】
周新建: 把清洁乡村活动贯穿乡村建设始终
3月6-8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率检查组到贵港市进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大检查。周新建强调,要把清洁乡村活动贯穿乡村建设始终,把大检查作为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掀起乡村建设新热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