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正芳 本报通讯员 岑记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保洁员每天都按时到各家各户收集垃圾,村里的环境卫生一天比一天好,但还有小孩乱丢垃圾的行为,大家回去要好好教育……”10月16日,在贵港市港北区根竹乡泗民村6组新建成的小公园里,正在召开每月一次的例会。会上,党员、村民小组长、户主、理事会成员纷纷发言,对上个月的“清洁乡村”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如今在泗民村,只要有事情商谈,大家都会来到村里的小公园,围在小石桌旁讨论,最后形成决定。群众自愿出地、主动出钱、自觉出力建起来的小公园,目前在泗民村已有11个。

  “住的楼房宽敞明亮,走的水泥路平整,村里看不到垃圾,路的两边种上了花草,如今还有了小公园,我们的生活与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泗民村96岁的廖玉文老先生感慨地说。为了保持小公园的干净、整洁,廖玉文自愿担任清洁员,每天一大早他就去小公园打扫了。

  泗民村支书廖寿松介绍,随着“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改变的不仅仅是泗民村的村容村貌、群众的卫生习惯,村民还要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2012年,村委中心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大家茶余饭后又多了一个好去处,那里成了群众最喜欢去的地方。于是,各村民小组纷纷计划在自己的村屯建设小公园。

  廖寿松说:“全村投资40多万元建设11个小公园,目前,已建成6个,剩余5个明年5月份全部完成。”近日,自治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第十二抽查组在贵港抽查中发现这一可喜现象,称其为“‘自己村屯自己扫,自己家乡自己建’的典型范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