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谌贻照 杨 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时隔5个月,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光辉村寨更屯的“清洁乡村”活动进展情况如何11月3日,记者驱车前往侗乡,再次探访这个深山里的小山村。

  进入寨更屯的乡间小路,青山碧水、蓝天白云映入眼帘。村口绿树成荫,小鸟在鸣唱,树下,村民在闲聊,孩子们在戏台的白墙边推车嬉戏。沿着村道环走一圈,情景比第一次造访时更舒爽:寨内巷道整洁干净,水沟硬化光滑洁净,建材归堆整齐有序,清澈见底的小河边蒹葭苍苍,野花盛开……

  “我们现在村内村外都干净。”该村清洁乡村理事会副会长侯东海说,之前,村里孩子们在学校和屯内都讲卫生,但是在从屯上到学校的上学路却是他们乱扔垃圾的“自由区”。针对这一现象,理事会、村委、学校、家长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大手牵小手”、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家园绘画比赛等活动,家长、班主任还签订了责任书。多角度地引导教育,让清洁乡村内容入心、入脑、入手,随时随地讲卫生的环保意识已深深印在孩子们心中。“河边、路边、田边、村边、屋里边更为整洁干净,田园、水源与家园一样清洁,真正实现了村里村外同步清洁。”侯东海自豪不已。

  “大人们的清洁卫生意识变化就更大了。”村委党支部书记荣任群补充道,以前大家只是关注我们的寨子里,清洁水源和清洁田园的意识不足,村里清洁果园让寨上全生态杨梅喜获80多万元之后,大伙将清洁田园、水源与清洁家园同等重视,“三清”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荣任群说,最为明显的是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的转变。之前,村民们将所有生活垃圾都混在一起,可回收的与不可回收的都放入联户垃圾桶里,每天十几个桶都装得满满的,给村里的保洁员和县里的垃圾车带来不少麻烦。如今,经过村委班子引导,村民将塑料瓶、废铜铁、废旧纸等可回收利用废品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集中堆放,自行整理出卖;瓜果皮、烂菜叶等集中堆放,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肥田肥土,或者投入自家沼气池,实现资源化利用。

  “分类减量可以把全屯垃圾减少50%以上。”保洁员荣焕天说,现在他从垃圾桶里搬运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来保洁公共场所了。

  “家乡的环境,每月回来都有一个新变化。”刚刚从外打工回来探亲的荣宽来,深感自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