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7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莫益路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个早上卖菜收入在500元以上,心情就舒畅;如果低于150元,心情则跌入谷底,这样的心情波动“晴雨表”出现在兴宾区城厢乡泗贯村综合场屯农民身上。

  难道综合场屯的农民都掉进了钱眼不成?

  “收入多,说明菜种得好,有能力。我和爱人常年种植4亩季节类叶菜,一年总收入有8万元以上,平均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在村屯农民中算中等水平。”对此,村长江会勇给出了答案,收菜高峰时节,每天凌晨该村总有20多部三马车排成长龙,浩浩荡荡地拉三四吨青菜送到来宾城区,卖完菜后,大家不免要摆“龙门阵”攀比各自收入,合计着今后如何把菜种得更好。

  近年来,综合场屯55户人家依托来宾郊区、水源相对丰富等优势,家家一年四季种植时令蔬菜,常年面积有200亩左右,一亩地一年最多可种植8批菜,如果种植得好,每批菜收入低则有3000元,高则有6000多元。交叉、轮流种植不同品种“短、平、快”蔬菜,使村民每月都有大笔收入,农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月薪族”。如今,村中楼房林立,水泥巷道四通八达,村屯干净整洁。此外,种桑养蚕也同样成为兴宾农民增收的一大法宝。

  “现在开始养下半年第1批蚕,预计到11月底12月初总共能养6批,加上上半年的6批,一年大概有12批。”21日中午,刚从地里采摘桑叶回来的桥巩乡白塔村养蚕大户韦生南告诉笔者,他家今年种植了10亩桑,一次养殖3张蚕,20多天能出一批蚕,每张每次收蚕茧75公斤左右,按市场价42元/公斤计算,一张蚕茧收入达3000元,3张蚕茧一次收入上万元。

  据悉,白塔村是兴宾区远近闻名的桑蚕种植示范点之一,人均甘蔗面积10亩以上,但是农民不满足于一年一次的经济收入,近几年又积极发展桑蚕产业,70多户人家桑蚕种植面积共有500多亩,蚕农一年有8个月左右都有蚕茧收入。

  兴宾区是一个有着109万人口的大区,其中农民人口占80%。为帮助农民实现收入倍增计划,该区在稳固甘蔗经济产业这个一年一收“年薪”的基础上,通过项目扶助、科技下乡等方式,扶持农民多渠道发展“短、平、快”经济产业,采取在甘蔗地套种马铃薯和生姜的方式,发展生猪、林下养鸡等畜禽养殖,种植辣椒、四季豆等经济作物,这样农民每个季度又多增加了一项收入,农民有了“季薪”。依托来宾城区对蔬菜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现状,以城厢乡等地为中心,全区常年规模发展蔬菜15万亩以上,桥巩乡白塔、七洞乡坡六、平阳镇弄桥等平原或山区地带的桑蚕基地,辐射带动全区种植桑叶近3万亩,这两项产业让该区农民一年有10个月或8个月领取“月薪”,实现了从领取“年薪”到“季薪”再到“月薪”的美丽嬗变。

  由于收入渠道增多,今年上半年,兴宾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694元,增长15.5%,农民生活普遍富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