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1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廖根梅 潘玉曼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群年轻人,逐梦天地间。昔日他们争相外出打工,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如今他们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将梦想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田间、地头、山上、林下都是他们创业的地方。祖辈耕作过的土地,迎来更加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耕耘者。

  赚钱顾家两不误

  日前,平果市新安镇龙黄村青年开始成群结队外出打工,三十而立的隆素爱却走向山弄,去护理前年种下的火龙果。隆素爱也曾经是打工大军里的一员,在外打工,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无法照顾老人和小孩,山地丢荒也太可惜了。辛苦挣来的钱基本都花在吃饭和往返的车费上,一年下来所剩无几。”外出赚钱和照顾家人之间,隆素爱曾经感到很迷茫,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返乡创业。“我们在家发展种植业也可以增加收入。”带着这样的信念,2012年4月隆素爱承包6亩多的山地种植火龙果,火龙果是一年种多年收的水果,2013年她种植的火龙果开始挂果,纯收入达2万多元。现在,隆素爱守着家乡的青山绿水,既可以赚钱,又可以照顾家庭。

  返乡发展林下养鸡的该县四塘镇明江村青年张思祥对回家创业深有同感:“打工跟养鸡相比,养鸡好过打工,出去打工一年回来一次,在家养鸡可以赚钱,也可以照顾家里,家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照顾到。” 2010年,张思祥返乡办起了养鸡场,3年来,他的养鸡场每年都能出栏4万多羽肉鸡,年收入7万多元。

  实现自我价值,引领群众致富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林下养鸡,成立农村合作社……返乡创业青年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仅给落后的农村带去新风,也帮助部分乡亲摆脱贫困。

  该县凤梧镇仕仁村的黄成科当过兵、打过工,2011年他回到家乡,当起了“鸡司令”发展林下养鸡。3年来,黄成科种桑20多亩,养鸡40000多羽,年纯收入16万多元,今年黄成科还想养殖100头牛。在他的带动下,仕仁村的种养业迅速发展,目前全村肉牛存栏量突破200头,种植桑苗规模达到500亩,林下养鸡每年产量达到6万羽。

  而四塘镇明江村返乡创业青年张思祥,在尝到养鸡致富的甜头后,为了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发展林下养鸡,他牵头成立了达沙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社员通过贷款联保、防疫互助等形式,解决了资金、劳力困难等问题,实现了资金、劳力、技术等要素的互补和共享。村民张建优是该合作社的林下养鸡农户之一,今年他养殖的第一批鸡共12000羽,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出栏了。目前明江村已发展养殖户15户,年存栏肉鸡15万羽,出栏30万羽,产值900多万元。

  政府引凤还巢,返乡青年创业热情高

  2013年对于该县马头镇驮湾村返乡青年农有力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一年:他终于实现了发展林下养鸡的想法。在外打工多年的农有力一直想回家发展林下养鸡,但苦于没有前期资金投入和养殖技术,他不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2013年,马头镇党委、政府帮助他打通道路、平整鸡舍、协调鸡苗、联系技术服务等,农有力坚定了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的决心,他筹资15万多元,在一个星期内,搭建起了鸡舍2排面积100多平方米,购进了10000多羽鸡苗进行养殖。鸡苗购进后,镇党委、政府又按规定给予资金补助,还多次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现在,农有力的养鸡场里存栏肉鸡30000多羽,2013年底出栏肉鸡10000多羽。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农民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可以留下来发展。该县通过打造“一乡一品”农业发展格局,每年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培植高效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以林下养鸡、火龙果、葡萄和桑蚕为主的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农业产业助农增收的目标。2013年,该县累计投入农业农村资金2.4亿元,主要用于培植高效特色农业和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其中补助高效特色农业2256万元。在有利政策面前,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青年选择了回乡创业,目前全县返乡创业青年大概有230多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在资金、政策上扶持青年创业外,该县还加大对青年的培训,目前共举办相关培训班2期,培训200多人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