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荣华 张 雷 陈 静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网上审批、网上发证、电脑授权、同步监管……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工作实现了电脑联网和自动化,林权地籍、林地使用、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等即时动态监控。作为我区唯一的“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信息化正成为融水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木材商 融水办证速度最快

  “融水的采伐证和运输证是办得最快的。”在融水镇林业站办理木材运输证的木材商鲁建双,经常在柳州市各县奔跑办证。

  “过去,农民申请采伐许可证,调查、勾图、测量、计算、录入、核实、审批、盖章,全部靠手工操作,办完最快也要半个月。现在电脑生成,网上审批,最快3天就可以办下来。”香粉乡林业站站长吴显相说。

  杆洞乡锦洞村的老杨要办采伐证和运输证。一大早,他带着林权证、申请书、村委会证明来到杆洞乡林业站。工作人员登录林权信息管理系统,确认他的这块林地近期未曾砍伐,未曾流转,也未在银行进行过抵押,同意受理其申请。随后,工作人员现场核实老杨林地的林木,电脑计算材积,生成采伐设计。县林业局通过管理系统,当天网上审核,林业站当天从网上获知结果,老杨第二天便领回了纸质采伐许可证。

  采伐林木后,老杨带着采伐证、检尺码单来到乡林业站,缴纳育林金。之后,携木材运输证申请单等,来到县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工作人员从管理系统查看老杨的林地、办证、育林金缴纳等情况后,为他办理了木材运输证。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等关联单位可即时查到这张运输证。

  杆洞乡离县城有5个多小时车程。从决意砍伐自家的合法林木,到办下采伐证、运输证,老杨在乡林业站就可办好绝大部分手续,省下好几个“5个多小时”。“比我想象中要简单多了。”老杨开心地说。

  融水林业用地面积37.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8.6%,素有“杉木王国”之称。虽然森林资源丰富,但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最偏远的两个乡,距离县城有5个多小时车程,多数乡镇到县城也要花2小时以上,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和农民去一趟县城很不容易。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植物检疫签发、退耕还林补助、森林生态补偿兑现、沼气池补贴领取等,办理时间都大大缩短,农民一般在乡镇就可办好大部分甚至所有手续。

  林业信息化建设还有利于农民贷款。通过林权信息管理系统终端,每块林地都实现了实时动态管理。哪块林地实施了砍伐、流转或抵押,所有变更信息都一一记录在案,可随时查询。这样,银行就能放心地把款贷给农民,缓解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林农的贷款难问题。

  办事员 工作量小且准确快速

  林业信息化的发展,极大提高了服务“三农”的水平,促进办事程序化、规范化,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还有效规范了林业执法。

  “以前办理业务全部手写,工作量很大,林业站人又少,往往顾不过来。现在都在电脑上完成,连台账都自动生成。过去手写也容易出错,开错票还无法修改,一修改就无效,现在电脑上可立即改正,准确快速。”吴显相说。

  县林业局局长韦玉林介绍,过去农民申请林木采伐,林业部门做采伐设计,工作繁琐,经常要加班加点,干部职工喊累,农民群众等久了怨声载道,县委、县政府也认为林业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现在,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做成菜单式,一选即得,填写方便,采伐设计的效率大为提高。

  过去,林木采伐、育林金征收和木材运输的统计不及时不全面。现在,育林金发票号、采伐证号、运输证号全部录入管理系统,育林金发票、采伐证、运输证由管理系统签发,实时监控、动态统计,工作人员也无法篡改。

  以往,林业站工作人员截留、挪用育林金,一两个月才解款到县林业局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育林金最终追不回来。现在,育林金当天存入指定账户,县林业局和银行电子对账,资金集中管理。

  过去,木材运输证有可能被重复使用。现在,管理系统将视频和数据同步传输,可随时监控木材检查站执法人员的检车、验证行为。每个检查站有独立识别码,验证后系统自动锁定,运输证已不可能重复使用。

  此外,票面多写存根少写的“阴阳发票”、假育林金发票、假采伐证、假运输证、林地重复申报骗取工程款、行政干预“打招呼”等,在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下,都没了得逞的空间。

  韦玉林说,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林权地籍、林地使用、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木材加工、育林金征收、营造林和检查站等环节的信息联动和管理互动。不同人员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办事,不该看的无法看,不该办的办不了,该办的事能办好,规范化、科学化的程序管理成了林业工作的常态。

  专 家 真金白银投入是关键

  “林业信息化,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些县林业局的同志来参观,看到这套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都赞不绝口,但一说到花钱,就摇头退缩了。不舍得投入,信息化建设就等于零。”韦玉林说。

  早在2005年,融水专门就林业信息化投入研发经费60万元,是我国最早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县之一,2013年又成为我区唯一的“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县财政年年有林业信息化建设预算,自2006年起,每年安排30万元,2012年安排80万元,2013年安排130万元。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又投入150万元引进信息技术。

  该县先后与北京、长沙、南宁、柳州等地的软件开发公司洽谈,合作研发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于2006年开通运行。管理平台建设运行7年来,融水林业局先后筹措资金280万元,购置了大量的现代办公设备,建有规范化的信息化网络中心机房,设有林业信息化组织机构,落实专人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启动林业信息化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了县林权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开发,并应用于林权管理中,其余7个模块正在加快建设中。

  专家表示,目前技术不成问题,最关键的是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设备更新、系统扩容和更新换代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据介绍,下一步,融水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林权信息、林木采伐、木材流通、古树名木、营造林、育林金、林业专业规划和林业综合信息等管理系统,并建设覆盖全县林业部门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和协同办公系统,下延到20个乡镇,上接到柳州市林业局、自治区林业厅,通过多级互动,实现林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