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5日 来源:右江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日前,凌云县召开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了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森林覆盖率增长0.3个百分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县将坚持生态建设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引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旅游发展步伐,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全力抓好扶贫攻坚,提升整体推进水平。以改善生存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以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整合各方力量,重点推进34个贫困村扶贫开发,力争全年扶贫项目投入突破3亿元,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减少贫困人口1.2万以上。

  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增加农村经济效益。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茶叶、桑蚕、油茶3个10万亩基地和中草药种植、种草养畜2个万亩基地建设。依托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坚持产业示范带动,着力建设加尤、玉洪茶叶产业示范带;建设泗城、下甲、伶站、加尤林下养鸡核心示范区,年出栏肉鸡700万羽以上;建设加尤、下甲桑蚕产业示范带;建设朝里、沙里烤烟产业示范带;建设逻楼核桃、油茶产业示范带。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力争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6%。

  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继续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加强年产值上亿元企业指导工作,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在加快推进茶文化产业园、通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余热发电等在建项目的同时,重点推进丝绸产业园建设,新增12组自动缫丝生产线、150台丝织机,建成百色第一家白丝厂;推进天龙锰业一台16500千伏安矿热炉改扩建;建设江桂公司木材深加工项目,建成年产3万立方生态板、5千立方板式家具板两条生产线;开发那位、那洪山泉水,建成年产12万吨纯净水生产线;开发方解石,力争建成年加工50万吨方解石生产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资源型新兴产业,着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工业增加值6.2亿元。

  加大城镇建设投入,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围绕打造“全国山水园林宜居县城”和“生态休闲村镇”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跨越发展。重点抓好“四区”(中心城区、城南、城北、城西)建设。将小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旅游发展相结合,打造生态小镇、民族小镇、旅游小镇。完善农民进城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教育培训等各项措施,力争全年转移农村人口5000人以上到城镇落户发展。结合清洁乡村活动,加强县城排污监管,加大保洁力度,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综合执法,严禁违章违法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加快旅游发展步伐,推进旅游提速发展。创建凌云古城国家4A级景区、水源洞4A级景区;加快“浪伏小镇”国际茗修旅游度假区建设,提升金字塔茶山景区品位;开发浩坤湖景区,建设浩坤湖湿地公园度假区;打造央里“南里湾”、下甲水陆“壮族人家”、金保瑶家3个星级乡村旅游点。重点围绕“引客入凌”工程,开展茶文化季和茶交易会活动。建设自驾游汽车营地,建设凌云游客集散中心,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力争年内新增四星级以上酒店2家,建成市级四星级以上旅游餐厅2家、自治区级星级旅游购物店1家。全力打造国家生态休闲长寿养生旅游度假区,力推旅游产业提速发展,力争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6亿元以上。 □杨通站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