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谢富明 杨湘桂 裴欣蔚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风景如画的中庸乡下峰山村

  小城镇示范镇——六塘镇商贸街新貌

  改造后的四星级二塘农贸市场

  临桂,可谓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素有“状元之乡”、“将军之乡”、“冠军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临桂抢抓建设临桂新区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实力、魅力、活力、人文、和谐“五个临桂”,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广西前列。然而,在快速崛起的过程中,临桂和许多地方一样,同样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功能不完善、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作为建设临桂新区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主战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尽快与桂林主城区接轨并全面融入主城区,成为临桂县委、县政府思考的首要问题。

  2011年换届以来,该县运用“城市客厅”和“农村公园”理念,按照“产城互动、城乡一体”的思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的“临桂路径”,城乡面貌实现华丽转身,城镇化拉动发展的能量开始释放。数据显示:2013年,全县GDP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组织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接近1万元;在2010-2012年连续3年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的基础上,2013年有望再获“十佳县”,实现“十佳县”四连冠。而今,临桂已呈现出“城乡面貌月月变、产业支撑年年强、幸福指数节节高”的生动局面。

  统筹城乡,大手笔推进城乡建设

  当你驱车进入临桂县五通镇新寨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规划有序、精致漂亮的崭新别墅,走进村里,巷道宽敞平整,节能路灯、灯光球场、文化活动室、村级医疗卫生所、计生服务室、农家书屋等配套设施样样俱全。村中绿化美化、村前湖塘、环水步行街等景观设施,把村庄装扮得像公园一样,让人不禁感叹新寨人真幸福,城里人都想变成新寨人!村民们说,现在的新寨才是名副其实的新寨,过去是“有女莫嫁新寨村”,现在是“有女抢嫁新寨村”。

  新寨村只是临桂首批13个高标准建设的新农村中的一个,是临桂大手笔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的一个缩影。

  “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仅仅把城市建美了,这不叫‘美丽临桂’,只有城市和农村同样美丽,才叫‘美丽临桂’。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几年努力,让临桂新区变成桂林一个漂亮有档次的‘客厅’,让临桂的乡村变成桂林一个美丽的‘后花园’,让临桂人民更愿在自家门口创业。”临桂县委书记彭代元自豪地说,近年来该县在全力抓好新区建设的同时,大手笔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

  在临桂新区,建设如火如荼,上百栋高楼拔地而起,创业大厦、“一院两馆”等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核心区路网和湖塘水系框架基本成型,行政办公、医院、学校、金融、商贸、旅游等项目加快进驻,昔日的荒草地上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把新区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千方百计破解征地拆迁安置等瓶颈难题,深入开展“飓风”行动和项目110活动,全力做好项目审批前置工作。到目前为止,临桂已为新区建设征地2万多亩,迁坟3万多座,拆违近百万平方米,新区建设得以高效推进。

  与此同时,临桂大力实施融城战略,按照旧城改造国际化、生态化,城中村改造特色化和“一街一景致、一路一特色”的思路,出台系列激励政策,运用市场手段,加快县城改造步伐,使县城与新区融为一体。先后投入近8亿元,完成人民路、虎山路、仙湖路、建设路等10多条城市主干道建设,建成临桂文化休闲广场、金山市场立交桥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启动了金水路、榕山路、人民路等5条主干道试点改造,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等大批市政工程顺利完成,大手笔的城市建设,使县城街道更宽畅,道路更通畅,市民心情更舒畅。

  城市是“客厅”,农村是“公园”。秉承这一理念,该县在抓好新区建设和县城改造的同时,统筹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出现“亮点纷呈、百花齐放”的互动发展局面。

  按照“抓好六塘一个示范镇,培育临桂镇、会仙、四塘、两江、五通5个经济强镇,建设南边山、茶洞、中庸3个主题各异的魅力小镇,打造宛田、黄沙2两个少数民族特色小镇”的思路,全县11个小城镇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目前,总投资4亿多元的六塘示范镇建设初具雏形,镇区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现代化的魅力小镇呼之欲出;临桂镇、会仙、四塘、两江、五通等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宛田、黄沙两瑶乡小城镇建设颇具瑶乡民族特色,两瑶乡通过实施一大批乡庆项目建设,使瑶乡换了模样。此外,全县15个高标准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中庸下峰山、五通新寨、六塘东计岭等高标准新农村示范点已基本建成,到今年底,该县每个乡镇都将建成1-2个高标准新农村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的蝴蝶效应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该县加快城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五通二桥、五通至黄沙、中庸至茶洞等义江西线路网建设,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及巷道硬化,全县86%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水泥路,80%的自然村实现了巷道硬化,不久的将来,临桂将实现半小时县乡通达的路网。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老百姓办事,花再多的钱都不为过。”该县县长何新明介绍说,从2011年换届以来,临桂在城乡建设方面已投入资金20多亿元。

  产城互动,做大做强产业支撑

  产业兴则临桂兴,产业强则临桂强。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集聚,更不是盲目的征地造城,其新就新在‘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关键在就业,就业就必须依靠产业发展。”临桂县委书记彭代元认为,城镇是产业的载体和平台,产业是城镇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产业支撑,城市就会陷入空心化,难以持续发展。

  临桂有效化解了这一问题,他们坚持走产业兴城的道路,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国际化协调发展,做大做强产业支撑,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产业支撑。

  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在工业。该县强化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一方面,按照“一区多园”统筹发展思路,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全力打造500亿工业园区。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抓大壮小扶微”工程,通过政策上给优惠、融资上给扶持、服务上给保障,促进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发展,全力打造一批“百十亿”企业。目前全县企业已形成“支柱产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各业经济竞相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格局。2013年,临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3家、超10亿元5家、超50亿元2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同比增长31%。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农民就近就业,为城镇化聚集了人气。

  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作为农业大县,如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农产品、劳动力、消费市场支撑,一直是临桂潜心思考、努力破解的课题。

  该县大力发展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水平。同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组织农民参加职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间高效流动,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目前,全县已建成4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建成多个无公害蔬菜和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特色水果种植达40万亩,规模养殖连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现代农业的发展,让农民富起来了,有钱建新房了,很多农民还在县城、镇上置了业,过上了“两栖”生活。

  旅游三产是农民就地就业的最大容纳器。该县按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快打造一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旅游拳头产品,重点抓好罗山湖生态岛、凤凰体育运动休闲旅游区、保利文化产业园、桂林国际老年公寓等一批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老重大项目建设;抓好会仙湿地公园、义江国际旅游生态园、义江缘景区扩建、雄森熊虎山庄搬迁扩建等一批自然观光和农业观光项目;抓好海吉星食尚港、真龙汽车城、花样年福朋喜来登和桂林国际大酒店等一批交通物流、酒店宾馆等三产项目,大幅提升临桂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消费水平,有效带动城镇周边居民向第三产业转移、农民向市民转变。

  建管结合,着力提升城乡品位

  城镇建好了,如何管理临桂有着自己的打算。

  该县坚持富规划、强管理,坚持城乡同建设、同美丽、同管理,建管结合,使临桂城乡转入质量与速度并重、形象与功能匹配的良性发展轨道。

  规划是引领发展的龙头。临桂十分注重规划引领,做好城乡发展的“顶层设计”,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编制完善临桂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在规划中,注重突出临桂的山水、文化特色,注重把自然、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城镇及街道空间,做到“显山露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为确保规划权威,该县建立完善规划管理监督制度,形成检查、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

  规划抓好了,如何提升城乡管理水平抓手何在

  经过深入调研,2011年底,临桂在全区率先启动了“洁净临桂”工程。县委、县政府把“洁净临桂”工程作为创新城镇管理、提升城乡品位的有效抓手。几年来,通过大宣教、大创新、大投入、大评比等措施强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全县人居环境质量和城乡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

  全区启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后,该县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打造“洁净临桂”升级版。两年多来,全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000多万元,拉动社会资金近3亿元,完善了一批市容环境“软硬”设施建设,对全县24个农贸市场分期分批进行了升级改造,四星级的二塘农贸市场投入使用,五星级的人民路山水综合大市场建成封顶,县城金山和六塘镇两座四星级农贸市场即将建成;在乡村做到了保洁员、垃圾处理、保洁长效机制“三个全覆盖”,同时投入2.3亿元全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厨、改厕工作,农村自来水饮用工程普及率、卫生厨房和卫生厕所的使用率均超过60%。

  与此同时,该县不断创新城乡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管理、公共卫生等管理办法,使城镇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临桂不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关注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逐年扩大民生投入,大力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努力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据了解,仅2011年换届以来,该县已累计投入近20亿元资金,用于改善民生。今年春季全县实现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目标,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居有其所、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临桂打造“美丽临桂”、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的“民生方向”,把住了百姓对幸福生活期盼的脉搏。如今,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临桂正抢抓建设临桂新区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生态新城、魅力小镇、特色新农村”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体系,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现代、宜居的城乡体系在临桂将变成现实!

  (本版图片由临桂县委宣传部提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