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唐正芳 通讯员 梁 宇 莫海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村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村务无人管,约谈相关人员;村支书空缺的,要抓紧时间配备;村务管理混乱的,要大刀阔斧整改……贵港市港南区通过摸底调查,确定了17个村级基层党组织患上“软弱涣散病”,一番认真仔细的“把脉问诊”后,分别实施“一村一策”、“挂包联驻”等“妙方”“对症下药”。

  如今有1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病情好转”,7个村的“顽疾”彻底治愈,村两委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港南区这17个“软弱涣散病”的基层党组织,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850多件。

  “三访三查”找出“病因”

  港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俸振江说:“要彻底治愈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病’,首先要了解清楚‘病因’是什么。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但各乡镇把基本情况报了上来后,发现大多数是讲实际困难多、客观原因多,没有从自身根源上查找问题,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为掌握实情,港南区委组织部开展了软弱涣散党组织“三访三查”专项行动,专门进村到点走访村干部了解实际困难,走访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从当事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去找问题。

  八塘镇横岭村党总支部,最先的“诊断”是“村干部不能胜任”而被定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但是工作人员走访后发现,主要是该村有一股宗族势力,因征地拆迁利益问题和村干部对着干,甚至威胁村干部,导致村干部不敢大胆开展工作。问题根源找到后,八塘镇党委重新制定了整改措施。桥圩镇南兴村,由于之前的村支书忙于做生意、民兵营长辞职,导致基层力量薄弱,党委书记多次约谈村支书,并物色人员配足配齐村“两委”干部。

  由于信访、司法、纪检、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单位,会经常接到一些群众的举报和来信来访,其中不少是反映村干部问题的,因此在“三访三查”过程中,港南区还注重听取这些部门的意见,并通过走访这些部门找到相关问题21个。俸振江说:“严肃认真的‘把脉问诊’,终于找到了确切的‘病因’,为寻找‘良方’打好了基础。”

  港南区委书记罗尚民说:“我们以入户征求‘四风’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村级党组织工作,切实把问题找准、把原因搞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整顿、思想整顿和作风整顿。主要将重点放在三个方面:查找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思想观念的问题;查找村干部中是否存在传统思想、宗族观念和利益干扰的问题;查找干部是否存在法制意识淡薄、滥用权力、为政不廉的问题。做到‘病因追寻到底,病情诊断到位’。”

  “一村一策”对症下药

  “病因”找出来了,怎么样才能彻底治愈港南区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决策,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每个村的实际,制订出一套整改方案,做到“一村一策”,使整改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桥圩镇桥圩村的“病因”是由于党委书记职务空缺,没有人组织牵头,村委日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顶替。桥圩镇党委决定先安排一名副镇长兼任村党委书记,同时把已退休、曾经担任桥圩村党委书记的钟新返聘回来,协助桥圩村党委开展日常工作。通过“下派”和“外聘”相结合的形式,增强了桥圩村“两委”班子的力量。港南区其他6个班子配备不齐的基层党组织,也各自“服用了与其体质相符的药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有的村是由于管理混乱,导致群众不信任。八塘镇新合村干部工作不够细心,在以前办理新农保中出现“账票不符”情况,导致群众对村干部不信任、今年不愿意再续保。对此,八塘镇党委下派工作组逐一核对参保票据,并协调相关部门为往年已交款、未办手续的农户补办了手续,恢复村民对村委的信任,今年新参保人数450人、发放养老金362人,目前两项工作完成了今年七成的任务。

  针对服务意识和能力较差的软弱涣散村,港南区“有的放矢”,还给予了一些辅助的“治疗方式”:把这些村委列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督查对象,进行重点教育转化;专门开设技能培训班,提高村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对活动场所不健全、办公条件艰苦的软弱涣散村,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其工作环境。

  港南区区长杨亚俊说,近年来,政府一直努力改善村“两委”的办公条件,连续两年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把村级办公经费从每年5000元提高到1万元,今年村干部每人每月补贴继续提高100元。这些措施一定程度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开展工作。

  “挂包联驻”强筋健骨

  极个别村委的“软弱涣散病”已十分严重,靠其自身能力难以很快“康复”,为此港南区通过外部力量的强力“调理”,帮助他们驱除“病魔”的困扰。

  罗尚民说,由于一些问题已经超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能力范围,仅靠其自觉整改难以奏效。为了加快整改进度,港南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实施“三个一”挂包联驻制度:每个软弱涣散村都安排了一名区委常委挂点,帮助协调在整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每个村还安排一名乡镇班子领导带领一个工作组进驻,共同开展整顿工作,自上而下强化领导责任、增强工作力量。

  针对八塘镇横岭村宗族势力渗透深、整改难度较大这一现状,区委、区政府专门安排了政法委书记挂点该镇,同时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公检法司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整顿攻坚组,对不法行为严厉打击,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得到打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针对贫困村的“软弱涣散病”,设立“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职务。比如木梓镇六罗村,作为“第一书记”的黄春友带领村干部大力发展林木经济,发动群众种植铁皮石斛和油茶树,仅油茶树就种了300多亩共3万多株,预计每年每亩可为每户村民增收3000多元,由于连片种植还得到林业部门的补贴。

  东津镇石江村是扶贫村,因村级活动场所年久失修,影响了村干部正常办公和工作热情,被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知这一消息后,港南区委组织部划拨2万元、计生局支持3万元,帮石江村重建村委办公楼。“多亏上级部门的帮助,建了新办公楼,现在有地方办公了,村民也有地方开会了。党和政府这样关照,我们一定要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石江村支书梁寿强感激地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