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万物蓬勃。记者来到象州县采访,驾车所到之处,但见公路两旁阡陌纵横,极目处禾苗吐绿,耳闻处蛙声阵阵。
在百丈乡下甫村前,千亩有机稻生机盎然。村民李显儒正把一大群鸭子往稻田里赶。停车问缘由,李显儒快人快语解谜团。“我种植的是有机稻,肥料用蚯蚓粪做成,除草除虫全用生物防治,鸭子能吃虫耘田,促进粮食增产。”
蹲在田头,李显儒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他包种了27亩有机稻,去年每亩收稻谷700公斤,公司收购价5.6元/公斤,减去各种费用、加上粮食补贴,收入达到7万元。
陪同采访的县农业局同志自豪地说,目前象州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6万亩左右,总产量17万吨以上,年人均有粮550公斤以上,不但解决了全县人口吃饭问题,而且人均出售商品粮380公斤,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农民人均产粮、人均提供商品粮均位列广西第一,象州多次荣获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桂中粮仓”效益突出。
守住红线 基本农田不减反增
象州地处大瑶山脚下,土地肥沃,水质良好,加之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种植水稻,占尽天时地利。
宋朝《舆地纪胜》记载:象州“民富鱼稻……多膏腴之田,长腰玉粒,为南方之最,旁郡亦多取给焉。”
象州大米由此久负盛名,代代种植。凡到象州的外地人,无一不争相品尝并采购馈赠亲友。
然而,随着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加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撂荒、基本农田被占也时有发生。
县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悟颇深:“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守住耕地,才能守住明天的饭碗。”
据介绍,近年来,象州县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工作机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层层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状》,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作为目标考核最重要的内容;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尽量做到不占、少占基本农田,同时做到占补平衡;努力探索“水田种谷、旱地种桑、坡地种蔗”农业发展新路子,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全县共建立了121个基本农田保护区。
象州县守住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这些年,象州县大力实施小型水利渠道建设、水稻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示范等项目120多个,涉及资金近8亿元。从2008年开始,象州县连续6年承担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带动全县粮食累计增产近4000万公斤,实现了粮食生产“十连增”。
县国土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象州县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后,仅仅两年时间,该县19个项目就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共完成投资4.399亿元,规模达到22.5万亩,新增耕地19455亩,建设基本农田19.28万亩,修建水利渠道530公里、田间道路540公里,实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大农田格局。
创新技术 种田插上科技翅膀
中平镇谢官村农民覃福仁,年仅29岁就是全国种粮大户。他承包水田200多亩种植水稻。“我现在种水稻和甘蔗一年轻松收入六七十万元,就是给我到大城市当个‘金领’我也不干。”
覃福仁的“豪言壮语”,皆源于科技种田。他采用良种良法,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稻谷烘干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了“穿着皮鞋种懒田、种田不看老天脸”的华丽转身。
县农业局领导介绍,近年来,象州在科技种田上下足了功夫。
提升品种创新能力。该县先后与湖南省农科院、广西农科院、来宾市科技局合作研究培育优质水稻新品种,建立优质谷种繁育基地666公顷,引进香粘、油粘、桂华粘等优质品种20多个,从中选出10多个品种加以推广。
让象州人民感到自豪的是,该县农科所技术人员黄日辉经潜心研究,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红香米杂交稻——红香优3号,其当家品种——“红香优新组合科德优红33”,目前已在象州推广11万亩,产生经济效益1.32亿元。象州红米也被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加以保护。
普及农机耕作新技术。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象州县鼓励农民购机,实现劳动过程机械化。仅2013年,全县购机补贴就高达1265万元。目前全县拥有各类拖拉机1.5万台、收割机1179台、插秧机389台,全县水稻机耕水平达到99.8%,机插水平达31.7%,机收水平达90.5%,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6.6%,远远高于广西57.6%的平均水平。
农民廖开军形象地说:“‘铁牛’上阵牛‘下岗’,打破了我们农民几千年来的传统耕作模式,这田种得越来越轻松了!”
推广水稻种植新方法。近两年来,“多播一斤种、增收百斤粮”,“三免、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水气平衡节水灌溉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集成技术,在象州县得到广泛推广。粮食生产的技术含量也逐年提高,科技对粮食的贡献率达到54.1%。
这位领导谈道:“之前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家里种田的情况也开始出现逆转,全县涌现出一大批种粮大户。大乐镇龙屯村26户年轻农民成立合作社,承包1000多亩土地种水稻,去年一年盈利就达100多万元,成为了来宾市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合作社。”
打响品牌 象州大米闻名遐迩
当地农民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前两年,一位泰国“米老板”听说泰国有钱人最喜中国象州米,这位“米老板”不服。待到象州亲口尝过之后,他什么话也不说,就委托当地粮食老板收购优质稻就地加工,运回泰国销售。
县领导在和记者谈到这件事时,觉得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农业部稻米中心历年来的检测表明,象州米的蛋白质、氨基酸、精米率等18项指标全部达到优质等级,有“晶莹剔透、营养丰富、口感极佳”的特点。
这位县领导说到,为提高象州米的品位,使粮农种田种出效益,象州县以工业化思路谋划粮食产业发展,走品牌化道路。
除抓好无公害水稻产品论证,注册多个优质大米品牌外,该县先后引进和培育了大米加工企业35家(其中规模以上14家),年加工稻谷12万吨以上,优质稻商品率达85%以上,销售额达到近10亿元。同一品种的价格比邻县的每公斤高出0.2—0.3元。
记者了解到,象州县引进的太粮米业,去年投入1.2亿元,兴建了年产10万吨精米生产线项目,所产大米摆上了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货架,成为领跑区内外粮食加工的标杆企业。该县百丈乡引进3家公司种植有机稻5000多亩,去年有机米售价高达56元/公斤,产品未上市,就被各路分销商订购一空。
这位县领导自信地说,目前象州大米、象州米粉就像“皇帝女不愁嫁”,除畅销区内、粤、闽、苏、浙等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新、马、泰等国。“下一步我们还要进军婴幼儿有机米粉高端市场。”据悉,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征地之中。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象州县]服务“直通车”进百企解难
这两天,象州三和米业有限公司经理郑茳山脸上洋溢着喜气,问起缘由,他说:“现场办公会实在快捷,不但服务到家门,而且没几天就帮解决了1200万元的融资难题,能不高兴吗?” 【详细】
[象州县]温泉古郡 活力象州
工业经济质量提升,现代农业亮点频现,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招商引资成果丰硕,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清洁乡村”展现新颜,生态文明加快发展……从“风生水起”到“进位赶超”,象州这座生态良好、活力开放的现代新兴城市,一路唱响“工业强县、城建塑县、农业稳县、商贸活 【详细】
[象州县]土地“身份证”激活现代农业
今年59岁的象州县百丈乡石记村村民覃秀芳,膝下两个女儿,一个已经出嫁,另一个目前在县城打工。覃秀芳经常对人说,再种几年地,她和老伴“退休”是迟早的事,这家里的几亩田地可怎么办哟? 【详细】
[象州县]政务平台延伸到村 村民家门口享服务
“养老保险待遇证需年检,我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没想到政府会派人到家门口来帮年检。”4月22日,象州县大乐镇大腊村82岁的王元光老人对记者感慨地说。 【详细】
[象州县]农机合作社巧妙经营 撑起农村经济一片天
近日,笔者慕名来到拥有“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称号的象州县大乐镇龙屯农机专业合作社采访时看到,该社26名社员的水田早在半月前已全部种上青青的谷秧。“我们上个月就完成全社的早稻种植任务,现在50台农机排队帮县内县外农友干农活,收入可观。”该合作社社长潘存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