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钟 岚 黄建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端午节,我们的粽粑叶又卖了个好价钱。”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拾义村的村民们笑开了脸。

  拾义村壮族人居多,每年农历新年和端午节,人们有吃粽子的习惯,也有在林地上种植粽粑叶的传统,但只是为了满足自家需要。拾义村山林土质肥,土壤厚,非常适宜发展粽粑叶种植,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运辉驻村后看准了这一经济增长点,他走村串户,挨家挨户走访,动员群众因地制宜规模化种植粽粑叶。

  “去年种植了300亩,有些群众收入五六万元,今年又扩种了150亩。由于粽粑叶的种子落下来就可以生长,所以种植粽粑叶不需要付出种苗成本。”黄运辉介绍说。

  “今年出售的粽粑叶,每张小的是4分钱,大的9分钱,每一张粽粑叶都是人民币啊。”数着一大把票子,拾义村上建屯的农天山笑得合不拢嘴,去年他种植粽粑叶30亩,收入7万元,今年他又扩种了20亩。目前他卖粽粑叶收入已超过3万元。

  上建屯屯长农国平说:“首府南宁的客户都是开车到屯里来收购,不用我们来出去卖,销路没有问题,只要你种得好就行。”

  据了解,粽粑叶从每年的5月开始销售,到10月结束。拾义村目前种植了450亩粽粑叶,预计仅此一项就能给村民带来近100万元的经济收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