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4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记者文烨 通讯员邓桂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6月21日晚,兴安县古戏台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上千名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兴安县举办的2014年“灵渠之夜”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正在举行。

  尽管天气闷热,却阻挡不了大家看演出的热情,演出现场被挤了个水泄不通,很多观众站在古戏台广场两旁各大小商铺的台阶上。而广场上的观众们,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坐在板凳上,有的手挽手站着,看到精彩处,大家都发出“呵呵呵”的笑声。

  “我每周都来这里看表演,周周有演出,看得很过瘾。”40岁的李大叔很喜欢这样的文艺表演,每周来古戏台看演出成了他的“必修课”。“看文艺演出时,全身的疲惫瞬间就消失了。”一句话,诠释出文艺演出活动的魅力。

  古戏台上,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台下,人群涌动。独唱节目《中国梦》,唱出了人们心怀梦想努力拼搏的激情;音乐快板《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映出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的许多可喜变化;舞蹈《万事如意》演出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精彩的舞蹈、歌唱、小品与彩调表演,表演赢得了在场群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声,人群中还会有人喊出一句“再来一个!”让现场欢快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

  据了解,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和繁荣,兴安县在5月至10月期间,每周周末晚上在古戏台举行“灵渠之夜”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为广大群众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也为兴安群众及来到兴安旅游的游客休闲娱乐提供好场所,感受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截至目前已演出10多场,每场演出现场的观众人数达千人以上。

  为激发乡镇业余文艺队伍参与文艺互动热情,让乡村文艺队唱得更欢、跳得更乐,兴安县组织文艺团体深入乡镇、村巡回演出,每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50多场,使文化下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与此同时,为提高业余文艺队的演出水平,兴安县还举办各种文艺赛事:原创歌曲比赛、兴安人唱兴安歌曲比赛、诗词朗诵比赛、广场舞比赛等。此外,该县还定期举办业余文艺培训班,进行文艺辅导、培训,在全县形成“天天练、周周演、月月赛”的文化活动格局。而全县农民和社区文艺队自编自演的优秀节目,内容广,形式多,富有地方特色,为兴安“文化旅游名县”建设提供了强大文化推动力。

  如今,兴安已建成文艺队近90支、龙狮队8支、山歌队16支。严关镇水南田文艺队、溶江镇司门石山脚文艺队、湘漓镇力头文艺队、华江锐炜江头文艺队、高尚高清舞之林文艺队被评为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全县各级文艺队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带动着全县城乡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兴安既是经济重镇,也是文化名镇,我们要坚持‘文化立县’,通过文化的渗透,开拓群众的眼界,拓宽群众的致富渠道,把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加快经济发展相结合,加快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该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