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孙小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钦南区是钦州主城区,也是“脏乱差”集中的老城区。老城区、老问题,新姿态、新方法。经过两个多月的集中整治,曾经饱受诟病的卫生死角,成为“洁齐美”的典型。街道美了,交通顺了,人们的意识也在悄然改变。

  领导干部当“街长”

  人人挂有“责任田”

  “我们要发扬‘爱城如家’的精神,人人争当城市环境的美容师。”在4月中旬的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动员会上,钦南区委书记黄球向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发出号召。

  号召的落实,体现在“钦南区街道环境卫生责任区分布图”上。市容办常务副主任梁忠波解释说,地图上那些五颜六色的线条和网格,代表的是钦南区每位领导干部和各机关单位的“责任田”,上至区委书记、区长,下至普通干部,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有任务。钦南区在城区共管辖有4个街道办,四家班子“一把手”每人“承包”一个街道办,四家班子领导成员每人“承包”几条街,全区80多个区直机关单位,每个单位也分别负责一两条街。

  “有了街道长,就分段而治。”梁忠波说,经过层层分解,钦南区66条主要街道、130多条小街小巷,每一条街巷都落实了挂点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管理责任上做到了“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

  节约“三公”经费

  扮靓城市家园

  整治活动离不开经费投入。在动员会上,黄球要求各单位、各街道办开动脑筋想办法,有人提出建议:可将“八项规定”后节约出来的“三公”经费,转用于街道整治。

  为此,区纪委书记黄定俊专门找到市纪委和审计部门,商量这个办法的可行性。最终意见是,单位把“自己口袋”里省出来的钱用于城市管理,没错!

  “大单位两三万,小单位三五千,文峰和水东两个街道因为挂点单位多,分别筹集20余万元。向阳街道挂点单位少而小,也筹到4万多元。”梁忠波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部门的积极行动下,社会力量也踊跃支持创城活动。在建的东盟商贸城老板赞助15万多元,为钦南区购置两辆电动扫地车。人和春天小区开发商向水东街道赞助2万元,韩城产业园也给了数千元。

  据统计,整治活动开展以来,钦南区共投入各项经费近两百万元,其中城区财政和街道专项资金百万余元,其余近“半壁江山”,均由节余“三公”经费和社会赞助支撑。

  昔日“脏乱差”

  变身“洁齐美”

  钦南的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差、排水排污不通畅;环卫经费、车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市民文明意识不强,乱丢垃圾现象突出;道路狭窄,流动摊点多,易拥堵;乱摆乱卖、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现象较严重……其中,大路街市场、文峰南路、人民路等路段尤受诟病。

  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各挂点“街长”、责任单位与街道办一起,反复摸底排查讨论,研究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

  大路街市场属于重点整治片区之一。该市场是一个居民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由于无人管理,乱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较为突出。为了争取摊主配合,整治工作组先召集70多户摊主开了动员会,进行前期宣传,4月17日组织大规模整治行动,拆除违法搭建物,并在街边画出线框,要求摊贩入线经营,车辆入线停放,给道路“减负”。

  “为防止反弹,大整治以后我们又联合林业局、人社局等挂点单位组建一支40人的综合执法组,每天从早上7时到晚上10时‘三班倒’上街巡查监督,一直坚持到5月底。”水东街道办主任黄镇恒说。两个月的督促后,现在道路干净通畅,摊贩们自觉在白线内经营,市场秩序井然。

  整治引起变化的地方还很多。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曾经喧闹的五马路如今安静了,文峰南路变得有条理了,以往拥堵的农贸市场门口变得通顺了,街头难看的遮阳篷消失了,大街小巷悄悄“长”出许多崭新而整齐的停车位……

  这些变化,与钦南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分不开。两个月来,钦南区共出动整治宣传车1672次,发放宣传资料7.6万多份,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5万多份,规划临街停车位7700多个,治理流动摊点7500个,铲除违法小广告3万多条。

  变化唤醒了市民,钦南区老人协会组织了10多名退休干部,自觉加入宣传和监督队伍,他们的红色袖章成为街道“特别风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