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种葡萄的第三年,今年就有了好收成,只盼有个好价钱。”灌阳县西山高山葡萄园场主刘利英一边指着硕果累累的葡萄园,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
刘利英自2012年开始从西山瑶族乡罗家村罗家坪屯的农户手中承租了旱田50亩,租期为15年;在该乡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贷款15万元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到2014年葡萄园面积扩大到100多亩,建成了该乡唯一一个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葡萄示范园。今年的葡萄挂果面积87亩,据初步统计,平均亩产1500多公斤,每公斤按10元计,亩产值达15000元,除去成本6000元,亩纯收入9000元,全年纯收入约80万元。同时,农户把田地承租给刘利英,除得到每亩500元左右的租金外,还可搞活经济,放心外出打工赚钱,该屯在家留守的妇女可就近在葡萄园做工挣钱补贴家用,从而达到基地与农户“双赢”。
近年来,灌阳县坚持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统一,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土地流转呈现程序规范、方式多样、主体多元、用途多样、规模种植、模式创新等六大特点。至6月底,该县今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45万亩,全县累计土地流转面积8.65万亩,新增连片500亩以上土地流转示范点两个,连片200亩以上的示范点全县累计共29个。该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起各类种植基地,既解决了附近村庄土地无人种、不愿种的难题,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土地流转,既推动了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又给该县农民开启了致富的新天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恭城县]3年投1500万资金助推农村土地流转
“20万元扶持资金解了我们合作社的燃眉之急,我们原来计划种植500亩的茄子和超级水稻,现在可扩大到600亩,还可对灌溉渠道进行三面光处理,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这个政策太好了!”近日,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栗田村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天辉在领到土地流转扶持资金时 【详细】
[浦北县]打通土地流转“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浦北县以农村土地流转为契机,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给特色农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拓宽了农民创业致富渠道,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详细】
[灌阳县]扶持发展肉牛养殖业
灌阳县把发展肉牛养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近日,广西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在该县开班,广西牛品种改良专家为当地100余名养殖大户、企业主、技术员授课。 【详细】
[灌阳县]各村屯全天候清扫垃圾
“村口的露天厕所臭气熏天,还不整改吗?”5月下旬,灌阳县文市镇集全村村民王秀金向正在走访的文市镇党委书记时大海抱怨。接到反映后,该镇党委政府组织党员干部对全镇的露天厕所情况进行调查。截至6月5日,全镇拆除了20多座露天厕所,同时在一些村屯公共场所修建了干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