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6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黄小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大新讯 大新县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巧妙运用阿基米得的杠杆原理,利用4500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带动2.18亿民间资本投入农村公益事业,以小投入推动了大建设。想办法把大钱“撬”起来

  雷平镇车站村路下屯紧靠美丽的黑水河,与上游著名的德天瀑布相距不远。这里的村民早就想借此地发展旅游。通过集资购置了游船、汽艇,他们办起了小打小闹的“边境旅游”。然而苦于缺乏资金,好多基础设施滞后,进村路还是泥巴路,排水沟、垃圾处理等一些硬件建设跟不上,村容村貌更是脏乱不堪。这些现象极大地制约了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2012年,这个村争取到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在群众集资的基础上,利用上级安排的奖补资金、整合各部门资金以及社会集资捐助等共2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了进村道路,修建了凉亭、文化室,还建成了一个有20个车位的停车场。2013年,这个村又被列为崇左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利用各方资金,对1500米村道进行绿化和亮化,还建设了一个320平方米的党群活动中心。该村旅游项目终于风风火火地兴办起来。村党群理事会成员刘海泉激动地说,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

  在大新,好多农村公益事业项目,都是像路下屯这样靠“一事一议”的小钱撬动大钱来解决资金困难的。大新县财政局长黄东军告诉我们,该县2010—2013年共实施“一事一议”项目1016个,总投资2.18多亿元,其中中央、自治区奖补资金和县里的配套资金只有0.45多亿元。而由此“撬动”的其他资金则多达1.73多亿。这1.73多亿中,包括整合其他部门的资金、群众筹资筹劳和社会捐赠等。项目涉及屯级道路、机耕路、文体设施、人饮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等领域,受益村屯780个,累计受益群众达30.7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43%。2014年安排财政奖补资金1260万元,计划实施项目167个,建设内容包括屯级道路硬化建设、文化室建设和篮球场建设等。小项目“撬动”新发展

  大新县恩城乡维新村新胜屯36岁的青年农民李文龙告诉笔者,他们屯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后有了意外的收获。原来,2012年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将村里一片废弃地建成了一个文化体育广场,还对广场边的臭水坑进行改造。依托文化体育设施,他们组建了篮球队和文艺队,进而吸引周边的村民前来参与。他们的文艺队几年来到县里、市里和南宁演出,受到欢迎和好评。更意想不到的是,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后,路旁的竹林、果树葱葱郁郁,还有漂亮凉亭和小公园。村容村貌的变化引起了影视部门的关注。今年4月,由中央电视台和广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36集电视连续剧《农民篮球队》在这里开拍。李文龙和几个乡亲作为群众演员参加了10多天的拍摄,成了四里八乡羡慕的“明星”。现在,乡亲们打算趁这股东风,把村子办成旅游点。

  像新胜屯一样,依托“一事一议”项目推动新发展的,比比皆是。桃城镇德立村在修通水泥路之后,准备把当地土特产打造成品牌。在清洁乡村活动中,大新重点对一些村屯通过“一事一议”改善基础设施,成功打造了雷平霞山、恩城新胜、堪圩弄朋等3个市级示范点和16个县级示范点,打造了大新—隆安、大新—雷平、大新—硕龙等多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成了堪圩明仕村、硕龙德天村、宝圩板价村、桃城镇宝贤村等一批产业发展示范村。撬动的不仅仅是物质

  雷平镇车站村路下屯的“一事一议”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一事一议”项目完工通过验收后,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作为村集体固定资产,将移交给村委会管理。村里将制订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清洁生产习惯,促进乡风文明。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每年从集体收入中提取5%作为公共设施维护经费,村民每年集资3000元,聘请专人负责清洁屯道、收集生活垃圾、绿化地管护等。这样一来,就建立了屯内清洁、保洁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美丽乡村”。

  雷平镇财政所长农华民说:“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水泥路不仅通向村民家中,更通往村民心里,它是村干部通往群众之间的一条‘心路’。‘一事一议’让村干部觉得有事可做,党和政府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桃城镇德立村村委副主任冯克军深有感触地说。(黄小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