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象州县大力推动发展优质米、有机米、桑蚕等优势产业精深加工,通过引导“企业下乡”实现工农业的‘无缝链接’,促进“桂中粮仓”向“品牌粮食生产加工基地”转型升级。
在百丈乡民进村,有一片2000多亩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从育种到种植全部采用微生物技术,完全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公斤最高可卖56元。村民黄贵才出租7亩自有田地,又承包了基地20亩有机稻的种植工作。“光是工资每年就有两万多元,比自己种田划算。”黄贵才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2011年基地与村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以来,已支付租金280多万元,还雇佣村民就地种植。很多村民像黄贵才一样,纷纷“转行”当起了“包租公”+“农业工人”。
有机水稻种植是该县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象州县县长陈代军告诉记者,今年,在该县引导下,国泰粮食集团、鸣象大米、太粮米业等企业纷纷下乡投资,将优良稻种、先进农技带到农村产业基地中去,同时“企业进村”项目逐步拓展到甘蔗、桑蚕等特色农业领域,上半年投资12.56亿元,新建、扩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46个,使初级农产品“稻、蔗、蚕”,在“下单-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中,变成“粮、糖、丝”产业集群。
为使产业基地与龙头企业有机衔接,该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各类合作社、专业协会、行业协会,架起连接农户、龙头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极大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全县已成立桑蚕、甘蔗、水果等农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115个,会员2万多人,涌现出百丈乡民进村有机稻种植中心、象州镇石里村“绿丰园”无公害蔬菜品牌基地等一批现代特色农业品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林力争到2016年建成20至30个高标准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8月22日上午,兴安县莲塘村葡萄核心示范园里,一个个密封大棚下,紫红的葡萄沉甸甸地挂满藤蔓。50余名全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现场交流推进会的与会人员正在这里学习探讨如何加快示范区建设。 市委副书记石东龙、副市长王建毅出席会议。 【详细】
我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记者日前从农业部获悉,我国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正加速注入农业领域,传统农业改造成效显著。 【详细】
港口区光坡镇林屋村灾后首个农业项目开工
8月16日,防城港市港口区满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港口区在遭受台风“威马逊”袭击后引进的首个农业项目。 【详细】
农业部:减轻农民负担这根弦不能松
近日,《农业部关于2013年农民负担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了国务院减负联席会议6部门对黑龙江、安徽、山东3省农民负担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公开通报,就是要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提醒各地从中吸取教训,时刻绷紧减轻农民负担这根弦,不要向农民乱“伸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