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吴凌平 通讯员/龙天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是“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化年,然而,群众主体不主事、缺乏资金保障、农村垃圾处理难、群众参与的荣誉感不强等“四大难题”,仍然困扰着活动的推进。记者从蒙山县获悉,该县针对这“四大难题”,总结推行“一队两会”管理、灵活收费、“三分类六处理”、“十星五评”四个实招,实现农村环境治理和管理常态化。

  为了增强群众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责任感,该县引导村民成立了保洁协会、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和环境卫生巡逻队“一队两会”等群众组织210个,覆盖全县78个行政村311个村屯。在“一队两会”的影响和带动下,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转变。

  蒙山通过“群众自筹+单位捐助或政府补贴”等灵活的收费方式,拓宽了保洁费的集资渠道。目前,全县80%的行政村自行筹集了保洁费,78个行政村共聘请保洁员488名,保证了村屯的常态化保洁。

  在垃圾分类处理上,该县建立了完善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成配备一幅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图、一套垃圾分类收集箱、一座20立方米公共沼气池、一个有害垃圾混凝土处置(封存)箱“四件套”村级垃圾处理中心8个,边远山区建设垃圾焚烧炉9个,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4座,购置垃圾清运机动、人力车94辆,建立农药瓶有偿回收点125个。

  除了在硬件上下功夫外,蒙山县还在9个乡镇12个村屯的747户家庭中开展“十星五评”星级文明户创评试点工作。全年获得红星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该农户是否优先享受各类惠农政策、物质奖励。今年一季度评比中,全县共有225个农户分别获得了10颗红星,乡镇、县直单位为他们颁发了3万元的物质奖励,增强了村民参与活动的社会认同感和荣誉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