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上旬,我市首家乡镇一级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广西金融投资集团那满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快捷办理贷款、融资、理财、保险等金融业务。这是田阳县夯实金融发展基础,着力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升级版的一项举措。
为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今年以来该县以实施“金融惠民”工程为载体,着眼于夯实金融发展基础,积极构建融资服务、农户信用、企业信用及精准扶贫等平台,有效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惠及各行各业。
构建融资服务平台。该县积极引进自治区金融投资集团、北部湾保险公司和广银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企业在田阳设立分支机构,并把金融服务延伸到村屯。推行“授信贷款”,对获得信用证的农户,以无抵押担保方式,发放信用贷款。目前全县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已达11家,金融营业网点建成运营39个,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覆盖全县152个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金融机构齐全、竞争充分、秩序良好的格局,金融服务助推“三农”发展的能力持续提高。
构建农户信用信息平台。该县建立高效的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制度,以发展生产前景较好、创业融资愿望强烈的农户家庭为突破口,优先对有良好贷款记录的3.3万户农户家庭进行信用信息采集和评级工作,目前已全部评级且均达A级以上,有效贷款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43%。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动态管理机制,由设立的县、镇、村、屯四级金融辅导员对信用户和贷款户进行日常监督,对存在问题的及时上报各级部门核实处置,有效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促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长足发展。
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该县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信息采集、形成企业信用档案后进行系统录入、评级和公示,并将评级结果提供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作为政策扶持和融资培育的依据,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政府、辅助银行、助推企业”的作用,改善企业信用环境,提高企业信贷营销,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信用良好的百色壮乡河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曾因为同时与宁夏两家公司分别签下2.15万吨和1.53万吨的蔬果销售合同,而出现流动资金紧缺。建行田阳支行获悉情况后,不到两个工作日就将550万元小企业“速贷通”贷款划到了该公司账上,及时化解了企业的资金紧缺难题。
构建金融精准扶贫平台。“从环境恶劣的大石山区移民到那满镇新立村生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330多户农户,政府不仅帮助其‘三通一平’,还协调相关金融机构,给予他们贴息贷款,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建设起新的家园。”田阳县金融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帮助山区贫困农户早日脱贫,完成扶贫攻坚任务,该县充分利用农户信用信息平台数据,搭建精准扶贫平台,通过对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精选脱贫路子,明确结对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实施精细管理,采用“结合实际、逐级下达、分解到村”的方法,促使金融改革真正惠及贫困农户。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户贷款余额达14.27亿元,较改革前增加了3.47亿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阳县]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升级版: 农民足不出村享受金融服务
“现在金融机构推行农村房屋产权、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产品,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8月29日,田阳县巴别乡广播员兼支农金融辅导员苏文丰正在用通俗易懂的壮、汉双语向乡亲们宣传农村金融改革政策。 【详细】
我国力争用三至五年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
8月28日电中国银监会28日公布《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在全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总体实现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加快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 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灵活采取多样化手 【详细】
挥金特色富民产业 甘肃农发行金融支农助农脱贫致富走出新路子
农发行甘肃省分行作为全省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做好政策性粮棉油收储信贷业务的同时,把支持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延伸粮棉油全产业链的切入点,加大对草食畜牧、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和酿酒原料等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详细】
田阳县移民局扶持社王屯移民收入倍增项目小记
田阳县那坡镇东红村社王屯是那吉水库田阳库区后靠移民安置点,全屯有30户125人。过去村民以种植甘蔗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为进一步拓宽移民群众增收渠道,同时建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库区产业发展,该县移民局始终坚持从移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为选好水库移民收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