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正芳 覃鸿全 梁泽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3个月的时间拿下近2000亩,这在贵港是个奇迹。”前不久,桂平市委书记杨评防向贵港市政府汇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工作进展情况,市长李宁波不由竖起大拇指。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红水河规划10座大型梯级电站之一,也是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控制性重大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300多亿元。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桂平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项目用地任务,为开工建设奠定基础。

  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手段,靠的是践行群众路线,靠的是“和谐征地”。由14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的13个工作组,顶烈日、战酷暑,冒风雨、踩泥泞,“白加黑”,“5+2”,“雨加晴”,以“五个一线”和“五个不怕”工作方法,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五个一线”:现场解决“疑难杂症”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桂平市库坝区需征地1.8万亩,南木镇、西山镇、石龙镇3个镇需迁移人口8000多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其中一期项目用地1800多亩,包括规划的运河下引航道出口、堆料场、船闸、移民安置点、工程营地等项目用地,征地涉及南木镇弩滩、黎明、洛连、渡头等4个村1860多户6900多人。

  为破解征地拆迁难题,桂平市政府从各级部门抽调14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13个工作组深入南木镇有关村屯,全力以赴开展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并创造性地提出“领导在一线、工作在一线、吃饭在一线、落实在一线、考核在一线”的“五个一线”工作方法,有效解决了遇到的问题。

  大藤峡工程宣传组组长、桂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敏严介绍,刚开始,进坝路没搞好,工作组每天进出要绕5-6公里从黎明村经过,车跑多了,路面变得坑坑洼洼,村民出入非常不便。听到村民意见后,作为总指挥长的桂平市市长潘汉胜现场拍板,由政府出资20多万元修整路面。几天后,新铺的石渣路通行,不仅解决了出行难题,更让村民看到政府的诚意。

  “难题出现时都会见到市长的身影,特别是竹木清点和砍伐之时。”黄敏严说,开始时工作组没车用,市里从有限的财政中拨款买了7台车;针对高温多雨天气,后勤部门准备了足够的太阳帽、雨鞋、矿泉水等;为前线指挥部购置空调、风扇等,要求后勤天天煮绿豆汤,为工作队员解暑;在大藤峡公司的补偿款没到位时,为使征地补偿款尽快兑现给群众,几次垫支,金额达5000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大藤峡库坝区征地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长,桂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大东,几乎天天泡在工地,及时解决各工作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为领导,决不能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一定要靠前指挥,在现场了解实际情况,迅速落实相关措施,调动各方面资源解决各种疑难问题。4月24日召开全市动员会后,从5月1日进入村屯开展工作到8月10日,短短的100天拿下土地1850多亩,超额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征地1812亩的任务,‘五个一线’的工作方法功不可没。”

  “领导在一线”法向上延展到贵港市委、市政府领导。4月29日,市委书记王可提出“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全力推进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要求后,市长李宁波数次现场指导,要求抢时间、抢进度,把项目开工的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各项准备工作做细做实。市委副书记雷应敏,多次前往现场了解进展情况,针对征地拆迁过程中遇到“补偿偏低”问题,要求桂平市在国家、地方政府与农民诉求之间寻求共同点、合力点。“我们必须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做征地安置工作,按照移民意愿和要求,切实做好移民安置点和新区的规划。底线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绝不与民争利。”

  2 “五个不怕”:党群关系融为一体

  这次征地拆迁,桂平市开创的工作方法之二是“五个不怕”:不怕撕破脸皮、不怕磨穿嘴皮、不怕挑破肩皮、不怕饿坏肚皮、不怕走穿脚皮。这个方法使党员干部和群众融为一体,为“和谐征地”创造了条件。

  说到走穿脚皮,最突出的事是清点竹林和丈量土地。大藤峡工程所在地,到处是一簇一簇的竹林,再加上茂密的草丛和杂树,盛夏季节在树丛里一株一株的清点,不经历真的无法理解其中的艰辛。1850多亩被分割成几千份的小块,落在1860多户村民的户头上,每一小块地不管是水田、旱地还是山林,丈量时都要靠双脚行走。

  桂平市移民局局长李进清说:“竹林里蚊子特别多,咬一口一个大包,痒得厉害,用驱蚊水、用稻薰都没有用;竹林里十分闷热,身上不停冒汗,衣服几乎没干过;竹林临江,很多地方是陡坡,经常有人滑倒,每天回来都是一身泥。每片竹林先由村民自己清点,用红色的绳子框起来后,工作组、大藤峡公司、村民三方在场再清点一次,每点一棵便喷上红漆作标志,两次清点的数对上了、三方确认才算数,最后拍照存档。这次清点竹子数量达数十万棵,工作量可想而知。”

  说到磨穿嘴皮,黎明组组长、桂平市农业局副局长黄坤才深有感触。他与组里另外8人加上5个村干部,负责黎明村的13个村民小组的征地。“刚入驻时,村民抵触情绪较大,认为是来要地的、拆房的,不理不睬。第一次开会,做了好多工作,终于来了一帮人,刚开始讲几句话,便被各自的老婆拉了回去。以后凭走村串户、全凭磨嘴皮子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了。”黄坤才做群众工作很有一套,他独创的方法被拿来当经验推广。

  这次清表主要是在南木镇辖区内。8月25日,南木镇党委书记甘天阳向记者介绍情况时,嗓子仍有些沙哑。“100天来,工作组每人负责一个屯,天天在屯里转,青壮年在外打工的,还要不断地打电话与他们联系,工作组一半以上的人嗓子都是沙哑的,每天做思想工作讲话太多;大多数时间不能按时吃饭,有时晚餐到晚上11时;这个季节正值农作物收割之时,对于那些留守老人、儿童的家庭,我们还要帮着去收稻谷、摘玉米、挖花生等;有时还得使出喝酒的‘土招’——弩滩村20组,刚开始时清点竹木不让、丈量土地也不给,我们召开户主大会讲政策,会后拧着米酒去村民家‘攀亲戚’,连续‘交流’几天,终于做通工作。”

  炎热酷暑、时雨时晴的天气,贯穿征地拆迁的整个过程。8月初,记者曾到现场采访,不到几分钟,就感觉到背上的汗形成细流,瞬间湿透衣服。一眼看过去,身穿长袖、头戴草帽的工作队员个个都被晒成“李逵”。

  征地拆迁中,有很多感人故事发生:组员郑龙伟由于工作劳累、天气变化多端,导致痔疮复发,开会坐下去就站不起来,后来住了院,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翻看资料,把政策学透;组员南木镇人大主席丘忠坚在丈量土地时,工作心切,没站稳掉到了水田里,全身湿透……

  艰辛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不仅1850多亩土地如期征了下来,更重要的是感动了群众。有群众说:“本来不想谈的,见到你们没日没夜的那么辛苦,心也软了。”8月份正是瓜果成熟的季节,不少群众将刚收获的花生、豆角、苦瓜等“土货”硬塞给工作人员,让他们拿回家尝鲜。

  3 倒排工期:征地工作你追我赶

  在13个工作组的内部,有一个工作方法令人干劲十足,那就是任务到组、倒排工期。杨大东说,为及时掌握征地进展情况,指挥部专门制作两块醒目的公示牌:《第一期建设用地征地进度表》和《面上工作进度表》,标明各工作组的组别、组长和副组长的姓名,负责的村队和具体工作,并以数据反映各项进度,进度表每周更新一次,使大家对情况进展一目了然。“把任务具体落实到组、到人,明确时间要求,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每天都做好出勤登记,作为日后考核提拔的依据。”

  8月25日,记者在指挥部办公室的墙上看见了这两个大表格,上面标有13个组的进度。李进清说,指挥部先将任务详细分解,倒计时安排时间、工作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进度每天更新,黑色字体是有进度的,没有进展是红色“0”,很显眼。“这两个表让队员感到‘压力山大’,绞尽脑汁去想如何开展工作,无形之中创造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拼搏氛围。”

  “我今天又签得2户!”桂平市林业局副局长罗中南,每天以完成任务的多少当作话题,当天有签协议的,说话的语气特别自豪,若当天没进展时,话都不想多说。有一次,杨大东不经意地点了某组长的名说:“你那组怎么回事,这几天怎么没进展”搞得这个组长整晚都没睡好。最后想到一招,化解了当地一起久未解决的纠纷,村民被感动,由抵触转为配合,才使工作有了进展。

  潘汉胜介绍,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期项目征地工作上,桂平因地制宜独创的几个工作方法非常奏效,提前一个月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征地任务,完全具备了开工建设的用地条件。“仅用3个月就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

  杨评防说:“我们把征地工作与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夜以继日连续作战,认真做好土地征用、青苗补偿的调查、核实、登记、补偿金发放,以及移民安置规划等各项工作。目前一期用地1850多亩征地任务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香香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