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 来源:贺州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富川瑶族自治县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高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效举措,探索出“能人带动型、土地流转型、盘活资源型、招商引资型、完善服务型、民主监督型”六大类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能人带动型。该县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发挥党员“致富能手”或“产业标兵”的优势,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古城镇杨村党支部书记杨声国兴建种养基地,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种植脐橙、蜜桔等水果,同时加入富川广东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形成生态种养循环利用的模式,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实现5万元。

 

  土地流转型。对有荒山、荒滩、荒地、荒水“四荒”资源的村实施土地流转,通过发包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的发包经营收入。柳家乡下湾村流转土地500多亩,承包给西岭生物科技公司种植铁皮石斛563亩,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目前,全县流转土地达到6万亩,建成1000亩以上果园15个,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经济60多万元,实现了部分村集体收入“零”的突破。

 

  盘活资源型。对村(社区)闲置的校舍、场地、旧村部楼等资源,采取自主经营、租赁经营、联合经营等方式发展二、三产业,让集体资源“起死回生”。如今在该县盘活闲散资源促进集体增收的例子屡见不鲜。富阳镇竹稍村对破旧村办公楼、旧木材厂等闲散资源进行维修,通过发包方式租赁给外地老板建起了电子厂、红砖厂、石灰厂,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截至目前,全县清理村级闲置资源532亩、闲置集体厂房面积1360多平方米,增加村级集体收入53万元,使闲散的资源重新焕发生机。

 

  招商引资型。组织各村充分发挥土地、山林、水能等自然资源优势,吸引林业投资项目,引导兴办电站,开发水产养殖,增加村集体的资源开发和服务经营收入。白沙镇坪江、黄尾江、茶青等村与威龙林化有限公司签订的荒山荒岭合同达到1万亩,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古城镇高路村引进广西富川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租地1500亩,实施有机大米产加销一体化项目,企业每年上交村委会租金10万元。

 

  完善服务型。依托现有的规模产业基地,走“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兼顾服务农民和有偿、微利的原则,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葛坡镇白牛村党支部兴办了白牛水果种植协会,共开发种植水果2650亩,去年实现人均纯收入超万元,集体年收入5万元。目前,全县共成立了合作社45家,村集体经济创收达180万元,走出了一条空壳村破茧聚财的好路子。

 

  民主监督型。结合今年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各村选举产生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以村务公开、村级重大事项“三会”决策制民主管理机制,采取自查自纠与重点清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村级财务进行清理整顿,强化了对村干部支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使村级财务“糊涂”账变为“明白”账,“担心”账变为“放心”账。

 

  (毛友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