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武宣县嘉农果蔬农民合作社的20多名农民正忙着收摘大棚里的哈密瓜。与以往不同的是,每个金灿灿的瓜上都贴了一个绿色的标签。合作社社员韦宁富告诉记者:“这是合作社专用品牌标签,是优质瓜的象征,价格比市场上的贵上好几元。”
打造品牌水果,武宣县引导农户建立生态、绿色、环保水果产业基地,促进水果农业产业化的“优果工程”。
截至今年11月,通过推进“优果工程”,武宣县先后培育出142个初具规模,各有特色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在大力推动水果种植产业化的同时,武宣县特别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引导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创立了上李村牛心柿、风沿村红心柚等享誉区内外的水果品牌。
如今,武宣全县优质水果生产面积达15.7万亩,产量预测达13.6万吨,产值预测达3亿元。该县县委书记韦德斌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牌子并不等于有了品牌。今年是武宣水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产业化到品牌化的关键一年,县里将加大对该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宣传推广,争取将农户手中‘甜、鲜、靓’的水果变成‘名、特、优’的品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东江城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近日,笔者来到田东县江城镇大诺村食用菌基地,走进大棚,一排排整齐的菌包映入眼帘,一朵朵平菇长势喜人,一阵阵菇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忙着将刚刚采收的200多斤平菇装箱,准备送到县城销售。 【详细】
德保敬德镇:为农民致富拓宽“立体空间”
近年来,德保县敬德镇紧扣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烤烟、山楂、八角等特色产业,为农民致富拓宽“立体空间”,全镇已形成“田地有烤烟,石山种山楂,土坡种八角”的农业发展格局。 【详细】
武宣:“顺手捡”捡出“中国美丽田园”
“我们不但欣赏了金灿灿的葵花,感受了刘炳宇庄园、将军第的庄园文化,还体会了秋季的金色田园,这田园实在太美了,收获很多,不虚此行!”11月1日,在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来自贵港市平南县的周荣华告诉笔者他与家人在武宣旅游的丰富感受。 【详细】
[钟山县]农民工通过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通过职业培训,让我学会了家政服务技能,如今我已在广东找到了一份家政服务的好工作,每月能挣4000元左右!”近日,刚从广东回来利用休假期间参加钟山县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安镇荷塘村的钟阿姨高兴地对笔者说。据钟阿姨介绍,近年来,她们村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后,到广东从事家政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