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4日 来源:贵港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p1_b.jpg

港北区工业发展迅猛,中国华电贵港发电厂位于港北境内。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给港北区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港北伴水而生,因水而兴,发展优势在沿江,潜力在沿江。港北区以决战沿江经济为主线,找准产业定位,精准发力,推动发展转型升级,力争在新建市的中心城区中率先突破、率先崛起,努力发展成为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增长极。

  据预测,2014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05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7.7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4亿元,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增长22.5 %;财政收入13.1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83亿元,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52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4元,增长12.7%。

p2_b.jpg

港北区在“清洁乡村”工作中加大投入,购买电动环卫车用于收运垃圾

  深入实施“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力推进“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产业、民生和农业项目49个,其中:列入市重大项目5个、列入市重点项目10个、列入市目标项目4个、区本级重点推进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18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9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6.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81.4%。其中:新开工凯顺混凝土、顺昌搅拌设备等24个项目;群星电缆、东森电子、冠峰制药等18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茂荣制衣、有色金属新材料、益海嘉里等项目预计春节前竣工投产;港北区医院业务综合楼、民兵综合训练大楼均完成主体封顶并进行内部装修,城东棚户区正在建设主体楼房,预计明年可投入使用;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有了新突破,基本实现了“三年上台阶”的目标。

p3_b.jpg

港北区全力推进包括中小学校在内的民生项目建设。图为荷城第二小学项目开工。

  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平台不断夯实。

  预计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0.3亿元,增长7%;工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11.7%;完成税收2.6亿元,增长13%;全区利用市外资金74.52亿元,增长11.36%;利用内资60.94亿元,增长5.03%;利用外资6350万美元,增长12.63%。“园中园”建设扎实开展。①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概念性初步规划已完成。②钢材加工贸易产业园总体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初步成果已基本完成,贵钢60万吨高速线材生产线、机械化原料场、煤气综合利用及余热发电工程等3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③有色金属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完成产业园的选址和初步规划设计,金宏光亮铜杆项目完成部分设备安装,建设标房4.8万平方米,仓库3.2万平方米。

p4_b.jpg

港北区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图为今年竣工投产的东森电子项目。

  加大服务扶持力度,工业企业平稳运行。

  预计年内新增江豚钙业、志丰粮油、恒生造纸厂等3家规模以上企业,新增兴新纸业、黄浦江制衣、江豚钙业等年总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全区年总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5家,年总产值超30亿元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成功申报广西首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项目

  ①顺利通过国家财政部的评审,成为广西首个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的县(市、区)。项目计划总投资6750万元,目前已到位2014年度项目资金2250万元。②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顺利通过自治区评审,申报材料已经上报国家农业部,正等待批复。③顺利完成以富硒农产品为主导产品的种植示范区、以港丰瑶山鸡为主导产品的养殖示范区等2个“广西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p5_b.jpg

港北区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成为广西首个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的县(市、区)。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市政管理和环卫工作实现新突破。①加强市政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市政管理新模式,推行分片包干管理,将中心城区分为12个网格,设立12个市政管理所,每个市政所管辖1-4个居民社区,并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工作、人员双到位,进入规范运行阶段,实现市政管理工作在港北中心城区全覆盖。制定市政管理分片包干、巡查监管、考勤和绩效考评等工作制度,不断强化城市管理工作,市政管理取得明显成效。②开展旧城区环卫作业外包服务工作,区本级财政每年出资1187.9万元将旧城区环卫作业交由广西家宝环境服务公司承包运营,并定期对保洁工作督查,加强旧城区环卫工作有效管理。

  “清洁乡村”活动深入实施。全区投入1426万元,大力推进“清洁乡村”活动。①各乡镇实行垃圾清运分片承包制,全区106个村实行垃圾转运市场化运作模式,“清洁家园”工作已初步建成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②“清洁水源”完成30家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示范改造,实现“零排放”;完成12个水塘、6个沟渠的清淤整治;投资52万元在武乐乡胜岭村田僚屯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试点项目,现已投入运营使用。③积极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免费向农户发放腐熟剂300多吨,统一有偿收集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清洁田园”工作扎实开展,进一步解决农田污染问题。④率先在全市实施“清洁养殖”工程,采取“以奖促治”、“先建后补”的办法,先后投入233万元用于扶持奖励全区39家畜禽养殖场建设治污设施,解决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p6_b.jpg

港北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图为东湖新貌。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财政支出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全区财政民生支出累计13.8亿元,增支1.86亿元,增长15.6%,占同期全区财政支出的86%。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各项民生事业的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确保大局和谐稳定。建立完善区、乡镇、村、屯四级综治维稳信息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今年以来,全区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85起,调结326起,调结率84.68 %。加强防范,着力防控体系建设力度,全区共投入395万元,安装422套“天眼”设备,有效的震慑了犯罪行为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建立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工作制度,重点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区辖区重大以上安全事故零发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