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瑶族移民新村全景
都安瑶族自治县党委书记陈继勇(左二)在都安扶贫生态移民园区现场调研。
都安瑶族自治县县长蓝启章(左二)在九香瑶族移民新村调研藤编产业发展。
都安八仙农民城的搬迁户过上了幸福生活。周 欣/摄
都安扶贫生态移民园区在火热建设中。
移民新村山羊养殖产业,让安置群众鼓起了腰包,站稳了脚跟。
入驻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的企业发展红红火火,为安置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一角
核心提示
都安瑶族自治县在全区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项目,创新了依托城镇、工业园区、乡镇集镇“无土安置”和“山上搬山下”等安置模式,2003年以来成功安置3678户1.7907万人,为我区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树立了新标杆。
探索无止境。县委书记陈继勇介绍,都安按照生态移民与开发扶贫、工业化、城镇化“四位一体”的思路,继续深化“无土安置”扶贫生态移民模式,创新成立了河池·都安临港扶贫产业园,同时又创办都安扶贫生态移民园区。2020年项目建成可安置2.6万户10万贫困人口,城区人口将达30万,城市框架将扩至30平方公里。
扶贫生态移民——走大石山区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都安是国定贫困县,辖19个乡镇248个村(社区)委会,总人口70.2万,其中农业人口60.8万。石山面积约占9成,人均耕地不足0.7亩。“十二五”列入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有65个,全县尚有贫困人口20.2万。
面对“九分石头一分土”的恶劣自然环境,如何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实证明,传统扶贫搬迁模式存在投入成本高、社会效益低、效果不明显等局限性。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自治区和河池市正确领导下,在区、市发改、扶贫等有关部门指导帮扶下,都安深入调查需要搬迁的对象、迁出地和迁入地、安置模式等,积极探索适合本县的扶贫生态移民安置新路子。
抓组织领导。都安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发改、扶贫、财政、交通、建设、国土、农业等单位和相关乡镇的领导组成的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扶贫和生态移民安置工程规划、综合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等。县政府与有关乡镇、部门签订责任状,把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管理目标进行考核。
抓对象确定。通过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依照国家政策严格掌握搬迁条件,科学确定扶贫生态移民的搬迁对象。主要对象为居住在石山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差,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有创业能力,自愿要求易地搬迁的贫困农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一技之长的农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因生态和地质灾害影响需要搬迁的农户。搬迁对象自愿搬迁、自主选择、自保稳定,确保扶贫生态移民试点成功。
抓项目谋划。科学推进扶贫生态移民项目选址工作,均以城区周围、工业园区、等级公路主干道、乡镇集镇接合点作为选址条件,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使项目建设“吹糠见米”,发挥最大效益。
抓资源整合。通盘考虑,有效整合发改、住建、水利等部门资金,以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实施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目前,农民进城创业园已初具城镇化雏形。
多种安置模式——走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举的深化拓展之路
都安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推广八仙扶贫开发区成功经验,扶贫生态移民从“有土安置”模式向“无土安置”模式转变。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两手抓”,充分利用城郊荒埌地作为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用地,采用依托城镇和工业园区“无土安置”等模式进行安置,创建农民进城创业园和扶贫生态移民园区。
“无土安置”,指通过调整土地来落实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用地,但不安排生产用地的安置新模式。安置群众的经济来源,主要通过政府投入配套产业开发,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搬迁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引导农户外出劳务或就近进城务工、经商、创业。
无土安置,圆安居梦。安置农户搬迁前,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深山弄场里,主要以种养为主,致富门路少,生活较困难;搬迁后,住进了钢混结构楼房,基础设施和思想观念发生喜人变化,就医就学方便,利用靠近县城优势从事经商、服务、加工、运输及劳务输出等行业提高收入。安置户由农民身份向城镇居民转变,基本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目标。
同时,搬迁户迁出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扶贫生态移民的生态效益进一步凸显。“无土安置”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自治区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依托城镇“无土安置”的搬迁模式
采用依托县城以二、三产业为主、劳务输出和种养业为辅的“无土安置”模式。2005年启动建设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利用县城东郊8000亩闲置荒埌水泡地为安置地,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工业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规划投资12.68亿元,安置7000户3.5万人。累计完成投资6.9亿元,安置2191户1.0915万人。
——依托乡镇集镇建设的搬迁模式
都安利用乡镇集镇这个农村区域中心的叠加优势,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根据菁盛、永安、地苏、百旺、龙湾、九渡等乡镇的特点,采用依托乡镇集镇建设的搬迁模式,计划安置1041户5217人。2010年开始实施菁盛乡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已成功安置了50户250人。率先在地苏、永安、百旺等3个乡镇实施扶贫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市场化扩大城镇规模。2012年乡镇集镇扶贫生态移民项目拓展至永安、地苏等乡镇,2013年增加百旺、龙湾、九渡等乡镇,2014年拓展到拉烈、三只羊等乡镇。共新增城镇户口1324户5890人,加快城镇化进程。
——“山上搬山下”的搬迁模式
大兴乡九香瑶族新村依托二级公路干线,采用“山上搬山下”模式,安置附近不通路的大石山区弄模村弄九、加香、弄限等屯瑶族同胞60户305人。2010年5月以来整合了1100多万元建设安置点。安置点每户建有1幢住宅楼,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无土安置”模式从依托县城建设的八仙和六柱农民进城创业园,到依托水任至都安二级公路采用“山上搬山下”模式建设的大兴九香新村,到依托集镇建设的地苏、菁盛、永安、百旺等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再到依托河池·都安临港工业园区建设的扶贫产业园,每一次深化拓展都为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注入新内涵,极大促进了全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就业扶持——
走扶贫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都安抓住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通过产业扶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扶贫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目标。
筑“金巢”引“金凤”,打造“金饭碗”。坚持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培植主导产品、优势企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劳力富足的优势,优化政策环境,大量引进低噪音、零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已引进都安凯莱编织工艺品厂等5家密集型企业,并为安置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500余个。2013年创业园安置户人均纯收入达5138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出535元,比进城前人均纯收入提高3000元以上。
拓宽增收渠道,鼓励安置户“八仙过海”。通过政府引导或组织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鼓励移民群众从事二、三产业或利用自家住房自主经营,同时到城区、工业园区就业。八仙农民城黄莹睿组织社区妇女学习编织技术,主动承接都安地苏编织外贸公司订单,带动50多户农民从事编织加工,户年均收入达6000元。唐浩从事长寿黑粽生产,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八仙农民城1136户安置群众从事加工、竹藤编织、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7229元。
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安置户“家门口致富”。根据“山上搬山下”模式的特点,按照“人下山,树上山,羊入圈,草进地,药盖石,水蓄柜,土保住,民致富”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比如,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九香瑶族新村,该县科学安排种植瑶药和种草养羊为后续产业项目。
创新扶贫路,幸福都安人。都安县创新推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按照“生态立县、扶贫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旅游旺县、城镇热县”的“六个县”建设目标,围绕“一港一园一城三带三保障”发展思路,把都安建设成“美丽瑶都·安居名城”!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百色市加速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今年力争搬迁4500户约2万人
近日,记者从市发改、扶贫部门获悉,我市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推进迅速,各县区均成立了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指挥协调机构,制定了2014年县级扶贫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完成了2014年搬迁对象的登记造册工作,基本确定我市2014~2020年计划搬迁4.5万户约18万人。今年力争搬迁4500户约 【详细】
[都安县]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日前,笔者从全市2015年投资促进工作会议上获悉,都安瑶族自治县投资促进局荣获2014年度全市投资促进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全市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先进单位。 【详细】
[都安县]加快建设核桃种植示范点
近日,都安瑶族自治县在地苏镇兴利村头亮屯建设100亩核桃种植示范片,有效推进都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推进全县核桃产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详细】
[隆林县]精准扶贫助3381户贫困群众脱贫
去年至今,隆林各族自治县通过产业、助学、搬迁、务工等精准扶贫形式脱贫的群众共有3381户13891名。 【详细】
[荔浦县]创新扶贫模式助贫困群众致富
“有女莫嫁石干村,石干挑水上天门!”是荔浦县修仁镇四育村石干屯几年前生活的真实写照。路难走、吃水要挑,外村姑娘没有谁愿意嫁到石干村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