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6日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杨明、谢玉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清泥沙、钉模板、捞泥浆……近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和里村的田里,近200名干部和群众一起清修水渠、硬化田埂。当天,全县2014年至2015年水利建设现场会在这里召开。
    据了解,三江县2014年至2015年计划投入8706万元,实施水利建设108处,维修水利长度达46公里,着力解决2.5万人的饮水难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万亩,并通过大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响“三江高山稻鱼”和“三江高山鱼稻”品牌,打造珠三角、桂北地区重要生态农产品供应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去年1至10月,三江整合扶贫、发改、水利等各部门资金700多万元,在全县实施种稻养鱼项目,并在良口、八江两个乡实施该项目的整乡推进工作,全面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按每亩300尾的标准向农户调运配送良种鱼苗353.6万尾,并加强了种稻养鱼的科技培训力度,帮助农民提高技术水平。去年9月,该县对良口、八江、林溪、独峒四乡11村38家农户进行抽查时发现,鱼苗放养到3个月时平均存活率达60%(属正常),据测算,稻鱼养殖6个月后亩产量可达30至60公斤。
    2015年至2016年,三江计划分两批在13个乡镇进行整乡推进工作,全面实施标准化稻鱼生态种养项目。至2016年,全县15个乡镇标准化稻鱼生态种养面积将达8.24万亩,预计亩产鲜鱼将超过50公斤,将建成稻田养鱼龙头企业1个以上,建立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30个以上,辐射带动全县6万多农户,使稻田养鱼产业初步形成“苗种生产、成鱼养殖、产品加工、销售流通”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limit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