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韦朝永在现代农业示范区种植沃柑。覃文军/摄
大化瑶族自治县县长蓝瑞轩在春兴综合种养示范园察看草莓生产情况。 覃理臣/摄
①社齐屯群众在现代农业示范区搬运种植沃柑。 韦 哲/摄
②全兴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社员采摘无公害蔬菜。 韦 哲/摄
③贡川乡龙眼村发展生态养鸡。 覃楚钧/摄
大化田园春色。 张洪涛/摄
在土地稀少的大石山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可谓步履维艰。面对种种制约,大化瑶族自治县立足实际,着眼绿色、健康、安全等因素,着力推动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1
特色种养遍地开花 生态循环农业快速发展
三月时节的瑶乡大化,春雨绵绵,春风习习,正是春种的好时节。
3月14日,该县大化镇春兴村弄绿屯群众忙着在春兴综合种养示范园里种植哈蜜瓜和西瓜。农民们在技术员韦东宁指导下,在已经翻耕并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地上布好地膜,种上瓜苗,然后搭架构建透明棚。韦东宁说,去年示范园试验种植4个棚约1.4亩,收入4万多元,今年已连片种植30多亩。
据了解,2014年弄绿屯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整合土地120多亩,采用“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建设综合种养示范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经理韦海文介绍说,在示范园投入近40万元建设的羊舍猪舍里,目前群众规模养羊已达260多只,生猪养殖达300多头;投入120万元建设的养蛇基地,育有蛇苗5000多条,近日刚销往广州2000多斤成品蛇;竹鼠养殖场养有竹鼠1000多对。示范园里,还养殖林下山鸡1300多只。同时,建成钢塑大棚27栋,种植草莓、茄子等时令果蔬。
“去年,示范园全部收入达100万多元。我将逐步推广各类先进的生产模式,带动更多农民积极参与生态特色种养业,增加收入。”韦海文说。
在位于大化县城郊区的广西善源现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上旗生态农场,一项循环农业经济也初见雏形:公司建设了5栋(1200头/批·栋)标准育肥猪舍,通过租赁农民土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经营方式,推行“猪-沼-果(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每个猪舍配套250亩土地种植高产甜糯玉米(果蔬)等作物,将生猪标准化养殖、沼气生产和果蔬种植有机结合,成为“产气与积肥同步,种植与养殖并存,能源与资源良性循环”的循环农业典范。
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大化成立农业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农相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体系。把发展生产和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石山区农业生态循环系统、能源利用循环、水分循环等经济发展模式。
注重农业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县农业、水果、水产畜牧部门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各示范点巡回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及科技运用水平。同时,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主动流转土地,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创建了鸿海水产品网箱养殖示范场、乙圩乡良丰养殖示范场等多个示范点,通过其辐射作用,推动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县里通过出台农业产业化奖励扶持政策,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鼓励农民兴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促进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形成,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在奖励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全县已建起两家农业龙头企业,成立1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2个家庭农场,生态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全县种植甘蔗7.09万亩,年进厂原料蔗25万吨,蔗农收入1亿多元;种植核桃20万多亩,核桃产业扎实推进;种植柑桔、蜜柚、沃柑、两性花毛葡萄等特色水果3.49万亩,年产量1.2万吨;渔业放养面积达6万多亩,网箱养殖1.3万多箱,水产品产量1.6万吨,产值近1.5亿元。有3000多户共1.2万多名库区移民参与开发养殖。广西汉世伟畜牧有限公司创建的六也葸猪繁育场等生猪规模养殖场已达50多个,全县生猪养殖达到60万多头,产值达5亿多元。红水河无公害淡水养殖带,标准化生猪养殖区,以果蔬、甘蔗、草食畜禽养殖为主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区,以及大石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共同组成的“一带三区”农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2
出台扶持奖励办法 现代农业示范区扎实推进
从2014年开始,大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推进以大化镇龙口村为核心区,以龙马、城内、百秀、龙胸、上旗、春兴等村为辐射区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多元化现代特色农业产业。
为了鼓励投资者到示范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办法:
——示范区的排灌渠道、农耕道路、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的,由政府整合有关资金帮助解决。
——示范区内新增企业、单位、组织和个人使用流转土地规模500亩以上或实施高效设施农业使用流转土地规模100亩以上,且签订流转合同15年以上的,从土地流转第二年起,连续6年,每年给予一定的土地流转扶助。
——实施产业发展扶持。对发展高效农业的企业或个人,集中连片建设智能温室大棚和普通钢架大棚,规模面积达50亩以上的,智能温室大棚按净面积每亩一次性扶助2万元,普通钢架大棚按净面积每亩一次性扶助0.8万元。
——新建1000头以上标准化养猪、养羊场,给予一次性扶助15万元;新建100头以上标准化养牛场,给予一次性扶助8万元;新建的生猪、山羊、肉牛、家禽或其他特种动物养殖场,达到一定规模的均给予奖励扶持。
——新增建设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含草莓、蓝莓)、特色瓜类、中药材、食用菌、桑蚕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规模达100亩以上的一次性给予扶助1000元/亩。
——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或有机食品认证的,分别相应给予一次性扶助5万元、8万元、10万元。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一次性给予每个扶助15万元。与“农校对接”的,给予一次性1万元的扶助。
与此同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优化投资环境;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有关问题,推动项目建成投产;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促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实实在在的扶持奖励政策和优质服务,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今年初,九娘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大化,并建立了庙乡人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富硒沃柑特色水果种植产业。园区规划富硒沃柑特色水果种植2100亩,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农业900亩。合作社负责人唐伟介绍,目前合作社已调运苗木10万株,完成沃柑种植1000多亩,4月下旬将全部完成富硒沃柑种植任务。
3月初,经济能人韦新宽则进驻龙马村塘党片发展丝瓜产业,并成立了天然丝瓜专业种植合作社,提供瓜苗、棚架,保价收购,与群众合作种植丝瓜。目前已示范种植丝瓜100多亩。种植的丝瓜主要用于工业加工,打造丝瓜产业链。
“我们这么做,目的是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并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推动土地流转,将更多分散、无序的传统农业生产引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力争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引领大化现代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县委书记韦朝永说。
3
立足生态长寿养生 打造安全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3月25日,在大化社区全兴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基地,10多名农村妇女正在绿油油的菜地里采收蔬菜。基地负责人韦孟全告诉笔者,该基地种植的无公害蔬菜,2014年得到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定。
“我们的蔬菜品质好,广受消费者欢迎,每天要给超市、农贸市场供应1500公斤左右,收入4000多元。”说起眼下的经营情况,韦孟全满脸笑容。
3月19日,大化申报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已获得认证。县长蓝瑞轩介绍,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生态、长寿、养生,着力构建全区安全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大化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生态农业的又一重要举措。
种植业方面,着力打造生态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健康长寿食品产业发展。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大力推广利用高效农业技术,并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定期和不定期到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肥料农药使用的监管指导和样品检测,严格督导生产基地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取得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产品,执行产地和产品标识管理,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都能得到有效监督,真正让广大群众吃得安全、放心。目前,全县还有蓝兴无公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芬芳种养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无公害蔬菜基地,得到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证。
养殖业方面,切实抓好肉食品安全卫生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通过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活动,严格规范渔业安全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积极送渔业科技下乡,开展各类养殖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渔业养殖生产技术和先进生产经营模式,推进渔科教一体化进程,提高渔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同时,成立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和责任小组,大力宣传违禁药物的危害性,把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合理用药作为重点,引导库区养殖户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来管理养殖过程,杜绝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并定期开展水产品抽样检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岩滩库区2013年抽检的17个鱼样和2014年抽检的14个鱼样,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如今,全县已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18个,被评为广西特色水产业先进县,“大化大头鱼”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通过抓好食品安全生产,一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大化瑶族自治县田园特色农林开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惠民甘蔗种植专业合作、佳欣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岩滩库区六鲁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示范社;从事食品加工的大化高山天然长寿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获得国家QS质量认证。田园特色农林开发专业合作社推出的无公害大棚蔬菜、黑山猪特色养殖、本地黄牛及土鸡养殖、热带水果、无公害食品等系列“健康、生态、天然”绿色产品,已成为瑶乡大化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化县]达悟村整村推进开发扶贫扎实有效
3月30日,笔者从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政府了解到,该镇达悟村整村推进开发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详细】
[大化县]申报“中国长寿之乡”通过认证
日前,大化瑶族自治县申报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工作通过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专家组认证。 【详细】
[大化县]完成早春蔬菜种植3万多亩
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化瑶族自治县今年春耕生产早计划、早部署、早行动,早春蔬菜种植面积达3.25万亩。当前,全县早春蔬菜生产如火如荼开展。 据了解,该县采用“菜-稻-菜&rdquo 【详细】
[宾阳县]拓展生态农业 助推乡村建设
自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以来,宾阳县邹圩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着力拓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基地,吸引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工人成为“生态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详细】
[大化县]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1万人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采取政府组织输出与民间组织输出相结合的方式,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广东等发达地区输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