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讯 (记者/杨子健 通讯员/王华成)今年以来,全州县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巧调结构一田多用,生态循环一举多赢。
该县“稻-灯-鱼-菇”是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的一大亮点。农民在水田种植超级稻,田间放置诱虫灯杀灭害虫,稻田下放养禾花鱼,害虫扑灯掉落水里成为鱼食,水稻收割后稻草作为基料种菇,收菇后菌渣还田培肥土壤。稻田养鱼、稻草种菇、菌渣肥田循环利用,水旱轮作,种养结合,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推动土壤良性发展。
全州“稻-灯-鱼-菇”生态高效循环农业共有3万多亩。该县绍水镇的农户介绍,一亩水田早晚两稻可产粮1000多公斤,收入2600元左右;禾花鱼亩产50公斤,收入3000元;双孢菇亩产2500公斤,收入2万多元。这样搞循环种养,增收又环保,村民们快速步入了富裕小康生活。村子里建起了一幢幢漂亮的新楼房。
此外,“稻-稻-菜(芹菜)”“稻-稻-蒜”粮菜混种也是全州生态高效循环农业一大亮点,眼下,该县枧塘乡种植的无公害蒜薹在市场上非常畅销,批发价每公斤达10元以上。卖了蒜薹卖蒜头,每公斤9元左右的蒜头,早已被老板提前订购。稻田一般亩产蒜薹600公斤、蒜头400公斤,总收入9600元,加上早晚稻收成,亩收入稳超万元。蒜叶和蒜根还田可起到田间消毒灭菌,稻草覆盖蒜苗可起到防寒保暖,同时都是很好的有机肥来源,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保持了田园清洁生产。
目前,该县进一步强化了生态乡村创建的科技支撑。围绕生态乡村创建需求,加快总结和筛选一批轻简、低耗、配套的实用技术模式,依托农技推广体系,推进技术成果进村入户,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兴宾区城厢镇:掀起生态乡村建设热潮
当前,兴宾区城厢镇采取“123”工作措施,全镇迅速掀起“美丽来宾·生态乡村”建设热潮,收到良好成效。 【详细】
江州区生态乡村建设凸显“三大亮点”
自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启动以来,江州区在生态乡村建设中注重各村充分发挥优势,打造亮点,形成特色,凸显“三大亮点”。 【详细】
[宁明县]生态乡村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宁明县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实施生态乡村与林业产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三结合”举措,在“扮靓”村屯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详细】
那社乡大洛村牛洞屯生态乡村好风景
近日,俯瞰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大洛村牛洞屯,村道整洁,绿树成荫,鲜花竞艳,好一个亮丽的生态乡村。去年以来,巴马县投入568万元,科学规划,绿化71个村屯。同时,启动实施盘阳河绿化美化工程,绿化美化56个村屯、盘阳河两岸61公顷可视面坡,建设30公里的绿化景观带, 【详细】
南丹:整合资金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南丹县创新机制,规划先行,整合资金,摸索出了“整合项目,整合资金”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方式,着力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该县以“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措施激励群众自主建设新农村,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制约。整合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整村推进、 【详细】